推動 IT 轉型的三大法寶
當前,數字時代為中國及其他亞太地區的企業帶來了巨大機遇: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的企業,能夠提升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IDC 預測,今年亞太地區的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上的開支將超過 3,758 億美元,中國將成為整個亞太地區較大的數字化轉型市場,2019 年支出總額將占到亞太地區的 60% 以上。為了提升客戶服務質量和效率,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實時信息和服務等相關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上進行投資,特別是在物聯網、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機器人等技術領域。
因此,各行各業正在積極調整和優化其IT策略,以應對不斷提升的客戶需求并保持前沿的創新技術能力。通過重組IT架構、實施新技術、加強基礎設施等方式,提升自身的靈活性和效率。
作為行業領導者,我們認為確保 IT 成功轉型的因素主要有三點: DevOps、容器及軟件定義基礎設施Software-Defined Infrastructure(簡稱 SDI)。
DevOps:開發和運維之間的粘合劑
DevOps 正在改變軟件開發和部署。DevOps 是一個全新的IT概念,旨在打破傳統孤島式的軟件開發模式,讓開發、測試和運維團隊之間實現良好的溝通與整合。這個概念的創新之處在于:如果軟件開發人員和運維人員能緊密合作,那么應用程序的構建、測試和部署將會更節省時間和成本,而且更加有效和可靠。開發和運維團隊的協作可以加快新功能的部署,將創意產品更快、更密集地推向市場。
Facebook 是DevOps 早期的采用者之一,該方法讓這家科技巨頭能夠持續開發、改進、整合和快速測試其應用程序。Facebook 為全球超過 20 億用戶服務,而 DevOps 正是其滿足客戶期望并改善用戶體驗的關鍵因素。
預計在 2017 年至 2023 年,亞太地區 DevOps 市場規模將以 20.2% 的年復合增長率擴大。據《中國 DevOps 現狀調查報告(2019)》顯示,中國已有 14.13% 的企業開始在組織內局部范圍嘗試 DevOps;46.65% 的企業在組織內較大范圍推廣DevOps 實踐并且初見成效。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更快捷服務的企業,需要部署 DevOps 來促進內部功能的開發協作,使整個軟件開發的流程和業務目標相符、與客戶需求保持一致。
容器:更快、更輕、潛力無限
容器通常與 DevOps 一同運行以提升虛擬化的效率。容器技術的環境是獨立的,與其他環境相隔離,其代碼擁有獨立運行所需要的所有內容。簡言之,企業可以將應用程序分解成獨立的松散耦合功能,通過容器更快交付、更頻繁更新和運行。
Kubernetes 是全球化的容器管理系統,被首席信息官公認為是容器管理的業界標準——尤其是在支持 DevOps 運行的場景下。Kubernetes 將應用程序容器分解為邏輯“包”,以實現簡單、快速的管理和發現。它還可以自動化部署并擴展容器化的應用程序。無論是在企業內部還是在云端,通過利用打包的 Kubernetes 平臺,企業能快速、密集、大規模地提供軟件產品和服務。
到 2020 年,應用容器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 27 億美元。此外,據SUSE 的研究顯示,27% 的受訪機構已經部署容器化應用程序,44% 的受訪機構計劃將在未來 12 個月內開始使用。
SDI:更靈活靈敏的數據中心
預計軟件定義基礎設施(SDI)將在未來更受到重視。95% 的受訪機構認為,容器會成為數據中心的未來。過去數據中心是由硬件架構來構建的,這種架構未免過于僵化,無法滿足快速迭代的現代應用程序的需求。相比之下,SDI 更專注于軟件創新,提供更加靈活和靈敏的數據中心架構。
計算、網絡和存儲能力由動態、易于使用的資源池統一提供。這些資源池可以根據工作負載或用戶需求快速部署,管理也相對輕松。使企業 IT 團隊能夠騰出精力,專注于開發和新業務與新功能的管理。
得益于 SDI,無論是初創公司還是財富 500 強企業都能有效降低設置和配置管理的成本。企業將不再需要購置昂貴的專有硬件,而是通過軟件來提供先進的功能和自動化操作。
擁抱 IT 轉型
實現 IT 轉型,需要綜合考慮經營策略、人員、流程、工具、投資等諸多因素。然而,僅僅了解這些還是不夠的。
SUSE 的研究顯示,DevOps、容器和 SDI 是大多數企業轉型策略中的關鍵因素。這三種技術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其中,云計算和 SDI 的發展已步入了第二個十年;DevOps 于 2008 年被首次提出,Linux 容器也于同年亮相?,F在,IT 轉型可以說萬事俱備了,但真正能實現的秘訣在于如何將所有因素有效整合。好在,中國和其他亞太地區的企業都早已翹首以盼,做好迎接IT轉型的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