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薅羊毛害慘了
01
「薅羊毛」的典故,出自20年前的央視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宋丹丹飾演的白云大媽為了給老伴織一件毛衣,利用給生產隊放羊的便利條件,揪羊毛搓毛線,被扣上「薅社會主義羊毛」的罪名。
受這一人物的啟發,人們就把那些力圖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享受精打細算樂趣的人群稱為「羊毛黨」。
現在的羊毛黨,更多是指那些專門選擇互聯網公司的營銷活動,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換取高額獎勵的人。哪里有推廣獎勵、補貼,哪里就有羊毛黨的存在。
一個在互聯網大廠做運營的朋友和我說:這群人來了就薅,薅完就走,平臺補貼撲了空,流量質量差到不行。
他問我:怎么屏蔽羊毛黨?
我反問他:你怎么定義羊毛黨?
如果你把羊毛黨定義為愛占便宜的人,并對其咬牙切齒,我會認為你就沒有做推廣的誠意。本來你做各種推廣活動,就是利用人類愛占便宜的天性,拿補貼換取流量,這也是社會化推廣基本的驅動力,大家都不去占便宜,你的活動還有何意義。
占你便宜不打緊,關鍵是占便宜的,是不是對的人。
而是不是對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投放渠道,你的營銷策略,你的產品是不是真的好。如果數據不理想,你首先應該反思自己,而不是埋怨用戶只愛占便宜。
但如果是這樣一群人:他們有組織有紀律有完整產業上下游的去利用一些大型互聯網公司的運營規則甚至漏洞,套取各種補貼和獎金,少的月收入一兩萬,多的月賺幾十萬,甚至,能薅羊毛薅到搞垮一個產品。
他們才是我們要抵制、打擊的目標——一群生存在互聯網灰色地帶的職業黑產羊毛黨。
02
黑產羊毛黨都是怎么賺錢的呢?
一般情況下,一款App新用戶注冊都有補貼,比如使用門檻很低的優惠券,甚至是零門檻。如果用戶每次買東西都想要優惠甚至免費拿東西,那么每次用新手機號注冊就行。
普通人只有一個手機號,所以都只會注冊一次享受一次優惠。但是,有需求,自然就有供給。一條養卡、注冊賬號、代收短信驗證碼、薅羊毛的產業鏈就這樣形成了。
產業鏈的上游是卡商,他們用貓池(一種可同時支持多張手機卡的設備)養著大量的手機卡。
中游是卡商平臺,又稱為驗證碼平臺,這個平臺上活躍著兩類人,上游卡商和下游羊毛黨。卡商將手機卡號碼和驗證碼放到平臺售賣,羊毛黨可以在平臺購買,平臺提供軟件支持、業務結算,賺取分成。
下游數量龐大的羊毛黨一般活躍在貼吧、社區、QQ群等社交媒體,發布各種薅羊毛信息,還形成一套師傅帶徒弟的體系,收費從88元到888元不等。據《第一財經》報道,目前羊毛黨的直接從業者超過40萬人。
今年1月20日,拼多多被爆出存在優惠券Bug,發出大量可重復領取的100元無門檻通用券。從凌晨Bug被羊毛黨發現,到早上9點拼多多修復Bug,中間便是一場羊毛黨的狂歡。
實際上,每個認證用戶掃描二維碼,僅可領取一張無門檻100元優惠券。黑產團伙通過「養貓池」等不法手段,實現N張手機黑卡同時作業,達到批量盜取優惠券的效果。
網貸平臺一向是羊毛黨滋生的重災區。羊毛黨通常對于銀行等離錢近的金融機構及各種商業優惠活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網貸平臺用以吸引普通投資者的投資返現活動,一直是羊毛黨的重要目標。
大家應該都記得去年的P2P爆雷潮。導致網貸平臺爆雷的原因中就包括羊毛黨吸血。羊毛投資用戶群體越多,其平臺風險就越大,甚至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
而一個又一個的P2P平臺倒下,就意味著成百上千萬的普通投資人,難逃血本無歸的厄運。「自從跟網貸大佬們學會了分散投資,雞蛋不要裝在一個籃子里,聰明的我把資金分散放到了下列平臺:投融家、錢媽媽、銀票網、善林金融、唐小僧、聯璧。結果現在所有維權群里都能看到我的身影。」這是網傳形容P2P爆雷潮的段子,卻成為最心酸最寫實的一幕。
就連自媒體行業也能「薅羊毛」。2017年今日頭條曾宣布投入數十億元重金獎勵原創作者,然而最終這筆錢卻有一大半進入了羊毛黨的口袋。
這些羊毛黨的手段就是「養號」,他們手中控制大量頭條號,從外網和其他平臺搬運大量內容,洗去水印之后變成自己的內容。在高峰時期,這些羊毛黨每人每天更新幾十個號,上傳大量視頻和文章,累計每天可以進賬數千元。
03
如何防治羊毛黨,如何避免項目獎勵和補貼被羊毛黨利用,幾乎是每一個互聯網項目都面對過的問題。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以下這幾種:
- 人證合一,從源頭阻止羊毛黨
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一些平臺,尤其是金融類平臺上注冊時,都會要求上傳手持身份證照片。
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羊毛黨的擼毛成本,比如無法批量化注冊、單純購買身份證已經不具有可行性等等,但部分平臺還存在實名認證審核并不嚴格的問題。
- 屏蔽手機黑卡號段
大量的羊毛黨批量注冊或者擁有用戶賬號都是通過手機黑卡進行的,為了防止黑卡用戶注冊成功,項目后臺可以批量屏蔽物聯網號段,有數據顯示90%的黑卡用的都是物聯網卡。
- 強制正常用戶綁定微信、支付寶等常用應用
這一步增加了羊毛黨的成本,但并不能完全杜絕薅羊毛的行為。因為微信號早已成了銷售對象。根據《騰訊網絡安全與犯罪研究基地》公眾號發布的黑產市場微信號價格的變化趨勢數據,2018年6月,微信新號的價格8元一個,老號價格70元一個。
- 法律手段
2018年3月,針對大量羊毛黨利用批量注冊賬號上傳視頻騙取補助,河北警方通過技術手段抓捕了一個15人的黑產團隊。
在落網前這個團隊掌握著數萬個頭條號,通過批量上傳視頻,在兩個月的時間里騙取補助數十萬元。
羊毛黨屢禁不止,除了他們手段「高明」,還因為存在一些與羊毛黨共生,靠羊毛黨拉升活躍度的偽繁榮企業。
普通用戶是用戶,羊毛黨也是用戶,找羊毛黨,營銷成本低,難度也低。尤其是互聯網金融行業,常規獲客成本極高,找羊毛黨則低得多。一本財經曾報道,互金公司百萬的預算,如果全用羊毛黨,只需30-50萬,剩下的幾十萬的利潤分成。一名互金行業運營人員,靠著頻繁跳槽,哪家公司預算高就去哪家,5年跳了7家公司,年收入早就過了百萬。
我還從一個做公關的朋友口中得知,某短視頻平臺,會找專門刷量的公司給自己平臺上的用戶刷量,讓平臺上的數據看起來好看些,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04
和羊毛黨斗智斗勇一直是很多互聯網風控部門的必修課,但是也有不少人直接撂挑子宣布,老子不干了。
熟悉蘋果公司的讀者應該都知道,蘋果在大部分國家的保修政策都是「只換不修」,也就是說,在保修期限內只要壞了就直接給你換新機。然而這條規則卻出現了一個比較例外的地方,那就是中國。
逼走蘋果「只換不修」政策的,正是羊毛黨。
有大量羊毛黨瞅準了這個機會,專門收購二手在保手機,人為制造故障,然后從蘋果官方售后點換取新手機。這一個套路出現之后,迅速在國內市場流行,很多手機經銷商也參與其中,蘋果官換機很快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地下產業鏈。
2013年深圳蘋果旗艦店的每周保修索賠的事件超過了2000起,這個保修量是當時美國最大旗艦店的三倍,這讓蘋果公司坐不住了,經過一番調查,2014年宣布取消中國的免費換新的服務。
可以說,無論是商家還是消費者,我們都被黑產羊毛黨的薅羊毛行為害慘了。因為羊毛黨所薅去的不只是商家的羊毛,更收割了普通消費者的紅利,最終導致商家和用戶的雙輸。
但凡規則存在漏洞,就必定有人想從中獲取一定利益。羊毛黨的廣泛存在,其實就是人類自私本性的映射,而黑產羊毛黨的出現,是未經節制的私欲泛濫。從人性上說,羊毛黨不會被根除,總有人想盡辦法空手套白狼。互聯網平臺能做的,是用各種技術手段去盡可能避免黑產羊毛黨薅羊毛的行為,而我們每個人能做的,是始終堅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