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牌照發了,然后咋辦?
5G牌照,真的來得有點突然。
熟悉通信行業的人都知道,牌照的發放,往往都會選擇在一個重要的有意義的日子。例如,上半年發牌照的***節點,就是517世界電信日。
然而,今年517的時候,并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要發放牌照。
就當所有人都以為牌照發放最快也要年底甚至明年的時候,就當517剛過去不到半個月的時候,突然官方就說要發牌照了。而且,從放出風聲,到正式下發,僅僅隔了3天。
真的可以說是手起刀落、措手不及。
之所以會這么突然,原因大家應該都想到了,就是和MYZ有關。甚至很多業內人士指出,這個牌照,其實就是為了H司發的。
整個六月就是一個多事之秋。遭受了接二連三的封禁和打擊,目前H司可以說是處于風口浪尖的敏感時期。整個通信行業,或者說整個中國科技行業,都處于非常敏感的時期。
在這個非常時期發放5G牌照,我相信不是一件計劃內的安排,更多是一種深思熟慮后的應對策略。
不管怎么說,牌照已經發下來了,歡呼雀躍之后,還是要冷靜下來思考——下一步,到底該怎么辦?
昨天8:40發的牌照,10點股市開盤。股市的表現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不是很應景。當然,這也有其它的客觀原因。不過,從一定程度上,這也說明了市場對5G的態度和想法。
牌照的發放,其實只是馬拉松長跑的***步。后面究竟該怎么跑,往哪跑,怎樣才能成功跑到終點,才是每一位參賽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最需要思考的,當然是牌照的獲得者,我們的四大運營商。
這四大運營商里,***的變數,無疑是中國廣電。
雖然廣電獲得5G牌照的消息之前已經被反復預報,但是真的當它拿到牌照的時候,我們還是會感到一絲驚訝。
廣電一直以來雖然有電信運營商的資質,但是沒有移動網絡的建網經驗,更沒有維護經驗。別說全國性的移動網絡,甚至連專網都沒有怎么做過。
這就意味著,廣電的技術儲備和人才儲備都有很大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廣電沒錢。
通信網絡的建設是土豪的游戲,更何況要建的是5G。5G的建網成本大大超過4G(根據預測,運營商5G建網主體投資將比4G增長68%,達到1.23萬億),是一筆非常巨大的投資。
廣電自己是肯定沒有錢搞5G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引入資本。
那么,資本從哪里來?哪些資本愿意來?哪些資本有這個實力來?我們現在不知道答案,只能觀望。
就算廣電能夠找到資本,它也要先解決自己的問題。長期的壟斷經營,使得廣電內部積累了很多頑疾,管理水平落后,思路封閉,風氣散漫,缺乏競爭力。如果按現在這個樣子,就算是有資本投入,我相信也不會有什么好的結果。
如今的電信市場,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本就已經拼得你死我活、遍體鱗傷,廣電如果貿然入局,就猶如一只羊進了狼窩,將被生吞活剝。
我個人覺得,廣電拿到5G牌照,真的不應沾沾自喜,也沒有時間沾沾自喜。當務之急,就是“撘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先找一個超級強人,從上到下把隊伍整肅干凈,然后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5G戰略,接著一步一步在建設的過程中鍛煉隊伍、成長壯大。如果廣電能夠趁此機會,收編全國各地的地方廣電,形成“大一統”廣電,那還是有一拼的。或者,廣電可以拉攏更多的合作伙伴,以資源換資源,結成同盟,也可一戰。
如果廣電繼續不思進取、故步自封,最終的結果,無非是抱著金飯碗討飯而已。
接下來說說電信和聯通。
5G牌照公布,終歸兩家還是各得了一張牌照。這樣一來,兩家合并的可能性又大幅降低了。雖然,這個可能性還是會繼續存在。
之前小棗君就分析過,兩家合并,是利大于弊。一方面,兩家都弱,合并的話,才有能力建設更好的全網5G,另一方面,少發一張牌照,可以讓頻譜分配更寬裕,網絡建設的資源也可以節省很多。
弊端的話,那就是會對市場競爭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對最終用戶的選擇權和議價能力造成影響。
電信和聯通目前的日子都不算好過。面對著移動這個比他們倆加起來還強的競爭對手,兩家運營商的業績壓力很大。聯通自從啟動混改之后,事實上雖然各種大王卡小王卡賣得很多,用戶增長數字還看得過去,但利潤率問題、服務質量問題以及效率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中國移動的日子雖然也難過,不過擺在眼前的路倒是不復雜,悶頭干唄,也沒啥好想的。盡管之前傳聞移動會拆分,但這個事件發生的概率實在很低。
在國家要求提速降費和攜號轉網的大背景下,下半年運營商的競爭壓力會更大,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的壓力也會更大。現在雖然都拿到了5G牌照,但是我覺得,運營商到底想不想要這個牌照,其實是要打一個問號的。
拿了牌照,就意味著一定要建網。要建網,就意味著要花錢。
說得容易,錢從哪來?網絡建好之后,誰來買單?
消費互聯網會為了5G買單嗎?手機用戶會為了5G買單嗎?產業互聯網會為了5G買單嗎?5G應用落地會像預想的那么順利嗎?一切都是未知數。
上半年建了那么多試點,也沒看到幾個真正落地和產生價值的5G應用案例。試點之后,覆蓋質量的問題也開始顯露出來,網絡速率容易受外部因素影響,并不盡如人意。
三大運營商心里也沒底,當年信誓旦旦說要搞SA(獨立組網),結果一個一個投入了NSA(非獨立組網)的懷抱,說白了,還是對5G信心不足,想著省錢要緊。
不管怎么說,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運營商們只能往好處想了,也許5G爆款應用馬上就會出現,也許產業互聯網真的會馬上爆發,也許現在走的,是一步對棋。
運營商頭大,但設備商卻毫無疑問是開心的。5G牌照一發,訂單肯定會源源不斷。市場要開始忙起來了,研發和用服也要開始加班了。等了那么久,不就是等這個時候嘛。
行業里半死不活的合作方們也要亢奮起來了。久旱逢甘霖,5G網絡建設啟動,會帶來大量的工程建設項目合同,這下子終于有錢給員工發工資了,又能續命個把年了。
中國的通信網絡體量實在太大,基本上都抵得上其它國家的總和。這樣的市場規模,一旦激活,就像一針強心劑,將讓整個通信行業從萎靡不振中復蘇。如果5G真的能如愿開啟“萬物互聯”的時代,那么,歷史將永遠記住2019年6月6日這個偉大的日子。而我們,也將是偉大歷史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