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信任,消費者被物聯網設備嚇跑了
你是否被智能電視、智能音箱、智能玩具、智能冰箱、安全攝像頭和其他物聯網設備嚇到?
據行業協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事實證明,有很多人有類似感覺。在一項對世界各地消費者的調查中,發現超過一半(63%)的消費者稱他們的設備“令人毛骨悚然”。
這是為什么呢?這一切都歸結為隱私、安全和信任。根據這項研究,53%的受訪者不信任連網設備能夠尊重人們隱私和以尊重的方式處理數據。此外,75%的人擔心他們的數據可能會被其他組織使用,而沒有經過他們同意。
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法之一是停止使用智能設備——28%的受訪者沒有連網設備,因為這些安全問題,他們不愿購買。
問題是連網設備無處不在。許多預測顯示,產品最終會默認連接到互聯網,因為它們已經在日常生活中根深蒂固。
大約60%的受訪者認為消費者應該對其連網設備的隱私和安全負責。
根據該研究,80%的受訪者知道如何設置和重置密碼,68%的人知道來自制造商的自動安全更新。
然而,人們對設備中的其他設置知之甚少。只有50%的消費者知道如何控制數據收集以及與誰共享這些數據的設置。此外,大多數人不知道如何禁用連網設備上的數據收集。
設備隱私和安全也是制造商和政府的責任。查結果表明,人們希望能政府機構來有效監管連網設備。
很多人認為隱私和安全標準應該由監管者(88%)來保證,其次是制造商(81%)和零售商(80%)。如果他們能證明自己是值得信賴的,那么這對企業和消費者來說是雙贏的。
據77%的受訪者稱,隱私和安全在產品購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盡管消費者對連網設備的信任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但制造商和零售商可以通過采用物聯網隱私和安全標準來實現顯著影響。這樣做,信任就會嵌入到物聯網設備的設計和銷售中,消費者可以更自信地購買和享受更安全的物聯網設備,而制造商和零售商則可以成為主動保護消費者利益的領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