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互聯互通挑戰,IIoT將成為工業4.0時代改變游戲規則的技術
工業4.0正在進行中,工業物聯網(IIoT)的應用就是明證。盡管制造業是這一領域的潮流引領者,但其他行業也在不斷開拓——預計到2021年全球市場將達到1230億美元。
作為推動數字化轉型的下一場工業革命,IIoT是下其關鍵技術。該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推動優化運營、創新開發新產品,提高對客戶的響應能力。
當然,像其他任何技術一樣,該技術同樣存在挑戰。
IIoT 的定義
451 Research曾經這樣定義IIoT,“工業物聯網被認為是最好的數字連接系統,它不僅可以通過邊緣處理執行本地‘感知和響應’操作,還可以向更廣泛的企業提供數據連接。這些系統包括人、機器、計算硬件、軟件和周圍的物理環境,可以跨流程將數據收集、分析和集成,從而創建和擴展業務流程。”
IIoT具有推動海量數據的潛力,這些數據可以增加多個行業的收入并節省成本。例如,使用無人機的農民可以捕捉實時的作物信息,從而在減少浪費的同時提高產量。市政府可以使用IIoT來更好地利用傳統路燈,不僅可以節約能源,還可以監控交通狀況,為電動汽車充電。
多種可能性使IIoT在工業4.0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要想利用該技術,企業首先應該充分理解其所存在的挑戰,并做出相應的計劃。
存在的挑戰
作為物聯網的早期采用者,制造商通過識別和克服最初的挑戰,為下一次迭代奠定了一些基礎。他們面臨的主要障礙是:互聯互通。
IIoT設備需要一致的數據流,這對網絡的帶寬和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性能、安全、可伸縮的連接至關重要。例如,制造商必須在工廠級別考慮具有低延遲的無處不在的移動性。一些行業——包括交通和公用事業/能源——將需要支持IIoT的通信技術,如5G和低功耗廣域網(LP-WAN)。
簡單地說:傳統的Wi-Fi和以太網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一個業務關鍵的智能網絡是IIoT工作的必要環節。
另一個障礙是OT和IT之間的不一致。根據451 Research《企業之聲》調查顯示,只有34%的OT受訪者表示他們在物聯網項目上與IT緊密合作。甚至有證據表明,這兩個角色之間存在直接和積極的沖突。這可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直接導致項目延遲、預算超支和失去承諾的效率。
溝通和清晰的策略是克服這種組織和文化障礙的關鍵。在許多情況下,CIO 必須帶頭確保協作:“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朝著IT/OT對齊努力,CIO和IT組織將處于培養關系和改變組織文化的最前沿,”著名分析師兼Gartner研究員Kristian Steenstrup說。
下一步
為了充分利用 IIoT 的好處,公司將需要高性能的、業務關鍵的工業網絡,以及定義良好的組織策略,以適應文化變化。
企業應該與可信的供應商緊密合作,為工業4.0做準備。這意味著要把重點放在網絡連接所有東西、任何地方的能力上——把計算放在需要的地方,并應用洞察力來最有效地利用資源和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