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的“雙贏博弈”
區塊鏈與人工智能均是時下熱門的話題,因為其代表著炫酷的 “黑科技”,外界對此充滿好奇與疑惑。現在,區塊鏈與人工智能(AI)結合,也可謂是火的不能再火了。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德國政府把人工智能視為德國經濟未來的重要增長點。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曾表示,“德國和歐洲未來必須要在人工智能領域保持領先區位優勢”,認為此事“事關德國未來繁榮,和在數字化時代對個體尊嚴價值和私域的捍衛”。德國政府2018年11月專門發布國家戰略推動人工智能發展,但其產業化仍面臨數據使用和企業觀念上的挑戰。
近幾年,在人工智能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巨大瓶頸和困難。人工智能發展的底層構架核心在于算法、算力和數據;算法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是在算力和數據層面仍遭遇巨大挑戰。最典型的就是計算資源昂貴、數據壟斷以及數據隱私得不到保護,使得人工智能往往成為寡頭游戲,嚴重制約了人工智能發展。因此,必須解決數據隱私問題,實現數據確權,形成基于區塊鏈的數據交易平臺,才能推動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
一些專家現在認為,區塊鏈具有將去中心化屬性傳遞給AI 的能力,以實現為大眾提供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的誕生,讓人工智能的各類算法更高效,其去中心化的原理以及分布式的計算規則,讓萬物連接秒算,并且防止黑客對數據的發起的進攻,各類資產可以實現在區塊上登記、交易數據永遠不可篡改、不可逆,這無形的魅力讓各類資產匯聚在區塊鏈上。資產與資產之間的對話用公鑰和私鑰進行管理。各種資產以符號的形式存在于算法里。資產的信任基礎也存在于算法里。
在今年兩會上,人工智能(AI)的元素再次讓人耳目一新。據了解,新華社推出的“全球AI合成女主播”在兩會報道中正式上崗。同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要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
政協委員陳曉紅認為,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結合形成的去中心化云計算將成為下一代IT基礎設施。隨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齊驅并進,有必要及早關注兩者融合的重大機遇。一方面,區塊鏈技術為人工智能提供有效的算力匯聚支持,通過調用全球閑置算力,實現算力共享,從而極大降低算力成本;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為人工智能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持,通過智能合約技術實現數據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并且不可篡改,在保護數據隱私的前提下實現數據自由流通,極大降低數據獲取成本。因此,借助于區塊鏈技術構建分布式人工智能云平臺,不僅降低人工智能算力成本,同時解決數據壟斷及數據隱私保護問題,幫助人工智能企業降低創業門檻,推動人工智能發展。
人工智能和區塊鏈作為當今科技領域的熱門技術,這兩項技術的融合發展,有著巨大的潛力。相信,在未來,將會產生更多的價值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