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奮還是擔憂:我們現在的大數據其實只是小數據
距離《黑客帝國》***部上映已過去16年,我卻越來越感受到它的牛逼之處。
說實話,當時就特別沒看懂這部系列電影。就是覺得男主很帥,他用的諾基亞8110很酷,鏡頭拍的很炫。對于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是什么,真沒覺得看懂了。***烈的感覺就是玄妙無比,就像導演沃卓斯基從兄弟變成姐妹的人生一樣。后來在豆瓣上翻看了網友們對這部評分8.9作品的解讀,也是觀點各異,百花齊放,比電影本身還豐富多彩。
在基努里維斯不斷穿梭的過程中,Matrix讓我***次領略到虛擬和現實兩個世界可以是個怎樣的同步存在。對于在2003年的人來講,這樣的虛擬世界就是科幻,也僅僅停留在影視和小說中而已。它與我們的距離,就像90年代中聽馬云接受電視采訪時講要用互聯網改變中國貿易那樣遙遠。
但對于我們地球人來講,建立虛擬世界的開端其實已經在2003年以前就開始了。互聯網,從軍用走向民用后,宛如被觸碰的原力得到了覺醒,成為了現實世界數字化的推動力。
資訊成為數據化的***波。我曾在1998年做過一個項目,把參考消息自創刊以來到1997年期間40年的內容全部數字化(為此基本上把參考消息40年來每一天的報紙都看了一遍)。資訊數字化的歷程隨著新浪、搜狐、網易門戶模式的興起而被加速和放大,成為了真實世界數字化的先聲。隨后,阿里在商業,騰訊在娛樂,百度在搜索,繼續推動這一進程。
但在PC互聯網為主的時代,電腦成為上網的主要節點。現實世界中被數據化的領域和可被數據化的領域都相對有限。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帶來了現實世界數據化的一個全新局面。
移動互聯網讓人真正成為互聯網的主要節點。于是我們看到了,人及其生活不斷在數據化,隨時在數據化。購物、閱讀、出行、旅游、鍛煉、看病、…..。對于一些互聯網公司來講,用戶在他們眼中就是一堆可以變現的數據而已。
移動互聯網與PC時代的互聯網一個最根本的區別是,它真正讓人類步入一個全面數字化的時代。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所獲得的數據成幾何倍數的增長。大數據時代隱然到來。現在很多通過各種手段獲得數據的公司來講,現在的實際問題不是數據太少了,而是數據太多了。從數據清理到場景適用,如何有效使用是大家普遍面臨的問題。
但如放眼未來十年,我們會發現,此時此刻,我們所處的數據時代才只是開端,我們現在的“大數據”充其量只是“小數據”。
在這里不得不說下5G網絡,因為它將帶來全球數據化的新一輪高潮。5G不止面向手機,而且還面向IOT物聯網,也就是說,以后5G聯網的絕對主力可能不再只是手機,還有汽車以及各種各樣的物聯網設備。
有人說,5G網絡在正式商用之后可能會有兩張網,一張是面向手機,另一張則是面向物聯網。5G網絡很大意義上其實是為物聯網準備的,包括車聯網無人駕駛、遠程醫療手術等都是5G的具體應用實例
萬物互聯的結果是萬物數據。其結果就是,未來的現實世界會有一個數字世界的鏡像,甚至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在虛擬世界的鏡像。
試想一個場景,一天早上起床,一個智能機器人根據你所獲得的睡眠數據和身體數據,以及你的起床時間,家里的食物情況,你的消費能力、飲食習慣等等會推薦一個早餐方案給你。你接受還是不接受?
這很方便,但又讓人隱隱不安: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智能化決定的時候,我們頭腦的判斷和選擇能力是否會因此而削弱?我以為,數據化的未來是為了造就一個更好的人而不是一個所謂更好的物質生活。否則,黑客帝國里面所講的故事可能就真的要出現了。
對于未來更大的數據時代,有幾個事情倒是值得關注:
- ***,算力。大數據的使用核心是要依靠算力。目前的算力依然是瓶頸,無論在硬件還是軟件上。量子計算不知道是否會真的成功。但可以確定的是,想投資的朋友,對與算力有關的公司股倒是可以關注下,長線來看,應有可圖。
- 第二,數據權益。數據的所有權到底屬于誰,是個人還是平臺?數據權益的界定目前在法律層面還屬于模糊地帶。相信在未來,由此會在個人、企業、國家層面引發無數法律爭端。
- 第三,國家與企業在數據方面的邊界。大數據未來是割裂的,真正的萬物互聯在虛擬世界并不是一個整體,就像現在在現實世界存在各種國家主體一樣,在數據世界,也會存在大大小小的獨立數據主體。它們有些掌握在企業手里,有些掌握在國家手里。它們會被怎樣的交易、合并、交換,是否也會像現實國際一樣走向“全球化”,從而真正形成一個數字“世界”?
未來的世界,我們現在想象中覺得有趣的事情可能是可怕的,我們現在想象的可怕事情卻可能是有趣的。
該興奮還是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