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還是大泄露?
根據權威機構發布的《2014年度數據泄露調查報告》,報告中列數了近七千起數據泄漏事件。單純的2014年就發生了春運第一天12306爆用戶信息泄露漏洞、支付寶前員工販賣20G用戶資料、漢庭2000萬開房信息泄露、130萬考研用戶信息遭泄漏等敏感數據泄露事件。
大數據作為新一代信息革命最熱門的技術,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浪潮,甚至有觀點認為,大數據是新時代的“黃金與石油”,是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無疑,新事物的發展會帶來機遇,但同時也會帶來風險。當大數據呈現出美好的前景、巨大的經濟價值以及便捷的個性需求時,它有可能帶來的負面風險就尤其值得重視和防范。
大數據應用的一切發展,應建立在保護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之上。
大數據管理平臺相當于一個大數據工廠,很多人對大數據管理平臺的應用心有余悸,認為大數據應用會暴露用戶的隱私,比如一個人的手機號、身份證號、地址等。大數據資源的流出,任何一方,乃至監管方都無從評估與預料其產生的潛在危害。
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定義,數據信息安全性的含義主要是指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數據信息作為一種資源,對于人類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數據信息安全的實質就是要保護信息系統或信息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免受各種類型的威脅、干擾和破壞,即保證信息的安全性。
毫無疑問,數據信息安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國家安全戰略問題,是任何國家、政府、行業都必須十分重視的。進入網絡時代后,數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難度大大提高。我們受到日益嚴重的來自網絡的安全威脅,諸如網絡的數據竊賊、黑客的侵襲、病毒發布者,甚至系統內部的泄密者。數據信息安全已經成為各行業信息化建設中的首要問題。
在紐盾網安看來,未來的大數據產業將會形成一個全方位的生態系統,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企業客戶的資料、營銷方案、財務報表、研發數據等信息資產,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企業內部的IT應用不斷的增多,由于對于IT系統的依賴性強,信息外泄的渠道也大大增多,安全風險更是無處不在。企業面對如此機遇的時刻切不能忽視安全問題,萬不可將大數據玩成了大泄露。
紐盾網安提醒各位,當大家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而歡呼時,當社會忙于開發具有巨大潛力的大數據礦藏時,就更加需要高度警惕大數據時代有可能帶來的對個體與國家安全的危害和風險。伴隨著互聯網的急劇發展,由此衍生的各種概念及產業都能更輕易地吸引住人們的眼球和金錢。為了行業平穩快速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必須從軟件到硬件、從制度到流程的全方位打造一個防護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