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能否帶來新一輪的階層躍遷?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賬本技術,本質上是一個數據存儲技術,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存儲的問題。這正是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價值所在。
知乎上曾經有一個***的比喻,那就是將階層固化比作城堡體系。階層就好像是一個城堡,城堡的***功能,是防住別人再進來。所以先進來的人,會不斷地增加城墻的高度,以阻攔尚未進來的人擠來攤薄自己的特權和福利,城堡終有一天會住滿,城堡住滿了,吊橋就會升起。我們這代人剛好處在城堡大門剛剛關上的時代。
那么區塊鏈能否帶來新一輪的階層躍遷?
區塊鏈技術從誕生至今,不到十個年頭,但這種神奇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在全球掀起了一場沒有任何人可以掌控的大風暴,特別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比特幣價格的增長速度令人咂舌,它讓一些人在短時間內擁有了幾十億美元的資產,在融資方面,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愛西歐更是令互聯網企業的IPO水平看起來像一場學生實踐。但是,數字貨幣在推動區塊鏈技術爆發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泡沫。
在蜂擁而至的人和資金中,又有多少是只想一夜暴富的投機主義者?這不免讓人想到2000年互聯網泡沫的破裂。如果泡沫的破裂不可避免,那么,區塊鏈是否能夠成為新一輪的風口呢?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區塊鏈技術到底解決了什么問題?對于這個問題,目前有很多說法:區塊鏈解決了信任問題,區塊鏈改變了生產關系,區塊鏈實現了價值交互,......這些說法都對,但都太宏觀了,我們不妨把目光收回來,從一個微觀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去中心化這個詞語并不是區塊鏈技術首創的,互聯網技術在誕生之初,原本就是一個點到點的去中心化的事物。后來,為了彼此能夠收發郵件,互聯網有了POP、SMTP等郵件協議,為了能夠顯示圖文,互聯網有了HTTP協議,為了能夠傳輸文件,互聯網有了FTP協議......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這些協議都是開放的,所以,在最初的互聯網里,沒有等級,沒有中心,也沒有平臺,基于這些協議每個人都可以實現點到點的通訊。但是時至今日,去中心化的互聯網卻已慢慢演化成為了比原先更為集權的超級中心。
這一切的根源在于:互聯網技術雖然解決了信息互通的問題,卻沒有解決信息存儲的問題。當互聯網把我們每個人都連接了起來之后,我們開始變得越來越需要互聯網,此時,一個新的問題便突顯出來:我們該怎么存儲這些網上的信息?
一些私營互聯網公司出現,開始提供這樣的服務。早期***代表性的就是當年的門戶網站,還有后來的社交平臺,皆是如此。于是,互聯網的中心化開始了,網絡效應的循環開始生效,用戶開始集中,數據開始匯集,當數據和用戶集聚到一定程度,互聯網巨頭便誕生了。
這幾乎是一個無法改變的進程,互聯網行業勢必會朝著中心化的方向演化,沒有人能夠阻止互聯網巨頭的壟斷。用戶不能、企業創始人不能、甚至反壟斷法也不能,除非我們找到新的方法來解決信息存儲的問題。現在的區塊鏈像極了Internet最初的萌芽時期,技術已然出現,人們關注的依舊是中本聰、Vitalik Buterin、Dan Larimer這樣的技術天才, 而真正能夠大規模普及的服務尚未出現,區塊鏈技術的明天,究竟是去中心化的烏托邦,還是更加集權的超級中心?
一切尚處混沌,我們的內心卻充滿希望。因為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賬本技術,本質上是一個數據存儲技術,恰好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存儲的問題。而這,正是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價值所在。就像互聯網技術對傳統行業的顛覆一樣,當我們不再需要平臺來存儲我們的文件,不再需要中心來存儲我們的記錄,也不再需要機構來證明我們是誰,那么,現今互聯網巨頭們的存在價值又在哪里呢?屆時,舊時代的巨頭是否能夠及時轉型,守住昔日的城堡?新時代的冒險者是否可以顛覆傳統,建立新的秩序?
經濟界從來都是“只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當舊城墻出現裂痕,新生代又怎會放過這個千載難尋的階級躍遷的機會?這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也是一個混沌失控的時代。波瀾壯闊中,涌動著亙古不變的欲望,混沌失控中,暗藏著***可能的機遇,我們不甘心被時代拋棄,更渴望擺脫階級的桎梏。
即便我們知道,一切都逃不過“幸存者假象”,但我們還是不停地在時代精英身上尋找自己的影子,在混沌的未來中找尋自己的機遇。
新一輪的浪潮正在奔涌而來,你我皆如過江之鯽,一邊被時間的洪流裹挾,一邊又渴望躍出水面。我們無法預見,未來,誰能打破現有的城墻,構建起新的城堡,我們更無法預知,未來的自己,能否成為那條躍出水面的小魚。而現實是,階層正在固化,上升的通道正在漸漸關閉,對于每一個不安分的人來說,區塊鏈就像一場渴望已久的風暴,畢竟,只有風起云涌,才能魚躍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