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四大趨勢
1994年的4月20日,中國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這成為了中國互聯網時代的起始點。
現在,24年之后,互聯網已經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未來,互聯網還將進一步滋潤我們的工作、生活、娛樂,甚至進入我們的毛細血管。
作為一名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見證者、觀察者、研究者,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是我的重點研究方向。一周前,新華社瞭望智庫發布了人工智能基于300位行業領軍人物相關言論而預測的中國互聯網六大趨勢。顛覆性技術創新催生更多新業態、網絡安全與網絡發展并重、從消費互聯網時代進入工業互聯網時代、新文創、智數、強力推動5G商用促進物聯網變革,成為新時代最應關注的重大問題。
其中,有四大趨勢與我近期的研究方向高度吻合,借花獻佛,分享解讀下:
隨著5G商用將極大推動技術和生態革命
從電報、電話到手機,從1G到4G,通信技術為人類和社會帶來了無盡的便利和福祉。如今我們正迎來5G時代,可5G到底是什么?
5G只是更快嗎?當然不是。總結來看,5G有四大重要特點:高速度、泛在網、低功耗、低時延。
我在《亮三點》節目里曾經講過一個段子:2G時代我們看的是蒼井空.txt;3G時代是蒼井空.jpg;4G時代是蒼井空.avi;到了5G時代我們看到的就是蒼井空。
VR曾經特別特別熱,可VR為什么搞不動?因為現在用VR,體驗就是速度很慢,效果很差,看一會就頭暈目眩。因為VR需要至少157M的速度,而現在4G速度都達不到。
等有了5G,就可以很好的用VR了,那時你就能看到一個真實的蒼井空了。
速度快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再來說說第二個特點,什么是泛在網?
泛在網是指在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有網絡存在。你可能想,我們真需要這樣嗎?答案是需要的。
比如,地下車庫就需要。智能汽車,它在外面跑一天,晚上回去要充電,它得自己停到地下車庫的車位里面,自己插上充電頭,如果沒網絡它怎么能找到自己的車位,怎么能夠把充電頭插上?
再比如, 衛生間大多都是網絡的死角,以前都覺得衛生間網絡不好就不好,不解決我們也死不了人,無非是在衛生間里看個視頻速度不夠快。但是到5G時代,衛生間必須要有非常好的網絡,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你家的馬桶是必須要聯網。
未來的馬桶應該是什么樣呢?你去上衛生間的時候,它首先識別出是男人還是女人,這就決定了打開馬桶蓋,是打開一個蓋子還是打開兩個蓋子。
最重要的還不是這個,你上完洗手間以后馬上給你做一個13個指標的尿常規檢查,檢查完了以后,發現你最近尿酸PH值是往上走的。尿酸過高,要到臨界點,你要得痛風了,那怎么辦?馬桶就要提醒你不能喝啤酒,不能吃海鮮,再給你推薦一個抑制痛風的保健品。假如發現你的尿里面最近有一點點帶血,可能你的腎不太好,就會提醒你要注意哪些事情。
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病早期發現都是沒問題的,發現晚了都會有大問題。那早期為什么發現不了呢,因為你不可能尿完尿之后,去認真檢查一遍,你自己檢查也沒用,你不知道它的那些成分含量,但是如果每天做一次尿常規,那就都解決啦。
接下來說說低功耗。
我們都戴了智能手表,但現在戴智能手表很痛苦,因為每天都要充電,我們肯定是希望它一個月充一次電吧。那怎么能做到呢?必須要做到低功耗。
比如說皮帶,它要聯網,可以記錄我的腰圍,記錄我的身體運動情況,最近胖了還是瘦了。我的眼鏡也應該聯網,它可以記錄我的淚腺還有我看到的很多東西。所有這些東西都要智能都要聯網的話,就麻煩了:每天回家,皮帶解下來充電,皮鞋脫下來充電,眼鏡拿下來充電,那我們就根本不想用了。
所以必須要把功耗降下來,要做到最多一個月充一次電。
***講講低時延,低時延是5G最重要的一個特點。
今年有一個震驚世界的事就是,在美國Uber無人駕駛車把一個路人給撞死了,這就是沒有做到低時延而導致的。
剎車的整個過程是這樣的:首先雷達把信號打到路人身上,人把這個信號反射回來,無人駕駛車接收到信號以后把它轉成電信號,電信號存儲到中央處理系統,存儲以后再把這個信號拿出來做計算,計算完了得出結論說剎車,然后再把這個信號傳遞給剎車系統……
解決時延,是通信系統里面最核心的一個問題。
總而言之,5G就是一場革命,它以技術為驅動,從人與人的連接延伸到萬物互聯,從個人和家庭延伸到社會各個領域,進而為社會經濟、生活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有人說,4G就夠了。IBM的老沃森曾說,世界上只需要5臺電腦。比爾蓋茨也曾說,640K內存都足夠了。而對于5G這場技術和生態革命而言,顯然不是「夠不夠」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創新更多」的問題。
新文創——網絡文化也要注重文化價值
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一種社會變革之中,那個最終能撫慰人心,能給人類帶來關懷、溫暖和歸屬感的,都是文化。
很多科技巨頭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早早就就開始了科技+文化的布局。于是,新文創應運而生!
「新文創」,即新時代的文化生產方式,目標是「打造新時代的文化符號」。它是騰訊集團于2018年春提出的戰略構想。其簡要闡述是:以IP構建為核心,文化價值與產業價值相統一。它代表了目前網絡文化發展的核心趨勢以及產業發展模式的改變。
近期,騰訊發布的3款手游讓人眼前一亮,也讓語文物理等老師瑟瑟發抖。這3款手游分別是《子曰詩云》、《納木》、《電是怎么形成的》。
《子曰詩云》是一款關于漢字與詩詞的獨立解謎游戲。游戲以字為形,以詩為線,將一首首古老詩詞賦予新魅力。比如用語文老師最喜愛的「山、水、秋、月、木」為主題,通過漢字重構和詩句的通貫來進行解謎。每一個關卡都是一句打亂的詩句,玩家需要通過拖曳、拼字等操作,還原每一首詩。
而《納木》玩的則是植物的一生。植物如何把二氧化碳轉化為食物?花如何成為果實?《納木》用3D模擬系統和簡潔的科學說明,一邊玩耍、實驗,一邊幫助小朋友秒懂其中原理。
在《電是怎么形成的》這款游戲中,給小朋友們提供了n多可以生產電的裝置和實驗室。這些裝置和實驗室,都是利用化學、物理、太陽能等原理建立的。小朋友通過自己動手,自由實驗,就能隨意造電,不知不覺中理解電的原理。
諸如此類的功能游戲,在娛樂價值和產業價值之外,還可以賦予更多的社會價值。
這種強調文化價值的趨勢和新的文化生產方式,就是新文創。
對于企業而言,新文創的方向是在現有產業高度上實現產業升級,獲得更為長效與更為豐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回報;而在國家層面,則是從文化大國進一步升級為文化強國,實現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大目標。
顛覆性技術創新催生更多新業態
按照瞭望智庫的定義,所謂顛覆式技術,就是徹底改變過去的技術及其所帶來的經濟、商業模式。
最近一次大規模的顛覆性技術就是AI,已經催生了很多新的業態,催生很多新的獨角獸,比如人臉識別,比如無人駕駛等等。
目前正在萌芽或正在進行的顛覆性技術就是區塊鏈。這可能是我們目前為止所碰到的最偉大的也是影響最為廣泛的一次顛覆。
區塊鏈技術被廣泛認為是顛覆信息互聯網的價值網絡,是繼互聯網之后重構生產關系的革命性技術,其將為金融、物聯網、社交、電商、版權、物流等多個行業帶來顛覆性革命。區塊鏈將重塑傳統產業結構和形態,并催生眾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如果說蒸汽機釋放了人們的生產力,電力解決了人們基本的生活需求,互聯網徹底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方式,那么區塊鏈作為構造信任的機器,將可能徹底改變整個人類社會價值傳遞的方式。
雖然目前區塊鏈技術還存在種種限制,尚未走進尋常百姓家中。但我們相信,隨著技術、模式、政策的不斷普及和完善,區塊鏈一定會發揮它應有的價值,將逐步擴展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這,就是區塊鏈的魅力所在。
從消費互聯網時代進入工業互聯網時代
如果將互聯網技術融入到工業領域中更大的機器設備,利用軟件分析技術充分釋放機器的潛能,就能更好地提高生產效率,這是工業互聯網帶來的效益。它隨著工業變遷和網絡通訊的快速發展呼嘯而出,一場新的革命已悄然而來!
瞭望智庫的報告稱,消費互聯網可以解釋為B2C和C2C,而工業互聯網就是 B2B。這個解釋可以形象的幫助大家理解消費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
從全球角度看,我國制造業依然處于弱勢地位。因此中央提出「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實現目標的重中之重是要轉變發展方式,進行高質量發展,切實促進全要素生產力提高。而工業互聯網就是信息技術推動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新動能,工業互聯網平臺追求的目標就是為了實現智能制造,提高全要素生產力。
工業互聯網有兩大內涵:網絡基礎設施與新興業態應用。工業互聯網構建了一個新興的網絡基礎,未來,TSN、NB-IOT、工業Pon、multefire、5GURLLC的5G、NBLT、TSM、SDM等技術將逐步落地,用于構建未來產業智能化的基礎。此外,工業互聯網構成了新興業態與應用。未來,隨著平臺實現運營優化、資源協同與模式創新,工業互聯網將會提供多種新興的業態和應用,包括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和服務化延伸。
工業互聯網是鏈接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是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拓展的核心載體。
隨著工業企業內網改造升級,窄帶物聯網(NB-IoT)等先進技術加快部署,一批成熟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已經進入制造體系。互聯網也隨之變得越來越重,正從比特世界深入到原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