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位工業4.0,這六家工業巨頭正在用AR做什么
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開始使用AR技術及產品,其中涉及創意孵化、營銷展示、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物流運輸、員工培訓、售后服務等工業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這和業內外對AR的期待與預期一致。AR在工業特別是軍工領域的應用已持續了不短的時間,但可喜的是應用正在深入,不斷有新的消息涌出,這也表明了AR工業正在穩定發展中。
一些大廠使用AR的進展,我們簡單一覽:
1. 奔馳汽車
梅賽德斯-奔馳采購了一批微軟Hololens,主要用于培訓,約有450名管理、產品、品牌和銷售人員將能接受這種新型的培訓方式。通過HoloLens,受訓人員可以直觀的查看汽車內部,并且深入到復雜的系統。
拉爾夫·克里格(Ralf Krieger)是梅賽德斯-奔馳的一名培訓人員,他在博文中寫道“他設想借助HoloLens,客戶不僅可以觸摸實體車,但同時可以通過混合現實看到不同組件下的模型樣式。”同時,在文章還有一個例子來表明這樣的設備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克里格的同事沃爾特·鮑奇(Walter Bauch)兩年前才開始使用智能手機,但現在已經在使用HoloLens來培訓他的同事。
2. 瓦錫蘭公司
瓦錫蘭在船舶動力和能源市場具有全球影響力,該公司在艉管的密封軸承服務上正在引入AR技術和智能眼鏡,主要用于艉管設備的維修和服務,也包括檢查、校準測量、現場加工、軸承校正和新建筑調試等作業,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密封軸承未來技術部門產品經理Thomas Pauly表示:“增強現實技術可以用來解決復雜的問題,否則需要消耗更長的時間。通過配備了無線、藍牙、攝像頭和麥克風的智能眼鏡,用戶可以與瓦錫蘭的專家進行實時通信。無論是多遠的距離,都能與遠程現場如船塢或車間聯系,瓦錫蘭的專家可以實時看到或聽到現場的情況。”另外,在無信號的狀態下,現場的人可以拍攝一段場景的視頻和照片,并將它們保存在眼鏡的內部記憶中,隨后傳輸。Thomas Pauly認為“AR技術支持的維修和維護服務在提高質量、低成本和增加運行時間方面發揮了顯著的作用。他們將把相關的維修和維修服務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3. 施耐德電氣
施耐德電氣是全球***的工業企業之一,也是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專家,該公司同樣重視AR,去年年初宣布收購了3D實時技術軟件公司MWPowerlab,目前已經引進亮風臺AR遠程通訊與協作系統與AR智能眼鏡,用于節省客戶服務的成本。
施耐德電氣非標母線的定制生產及質量檢測,需要遍布世界各地的客戶隨時參與,傳統的到場交流成本高昂。通過AR設備,客戶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與施耐德公司一線人員高效溝通,如同在現場。
4.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Space Systems Company,簡稱LMT)是一家美國航空航天制造商,也是全球武器生產商巨頭。華爾街日報消息稱該公司正利用AR頭戴設備和軟件縮短其工程師了解并應用航天器制造工藝的時間。
空間部門副總裁兼***信息長Yvonne Hodge表示,AR技術正成為該部門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部分”。AR提高了一條航天器生產線的效率,加快了這條生產線檢測制造和設計問題的速度,并且降低了缺陷率。“這真是令人激動的一項能力﹐確實可以加快我們的速度,并讓我們更有競爭力。”
5. 上汽通用
上汽通用旗下有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三大品牌,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重要企業之一。截至目前,已采用亮風臺AR技術實現AR看車、AR汽車說明書等用于AR營銷銷售、售后服務等環節。
在去年舉行的上汽通用2025車聯網戰略發布會上,上汽通用陳述其目標:2021-2025年,將全面推進5G超高速網絡、AR增強現實技術、高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開發,實現高度自動駕駛。“AR車輛手冊”正成為一種全新的汽車銷售與售后服務方式,讓用戶快速上手新車并輕松獲悉汽車“隱藏”技能,在這個過程中,汽車座艙已經成為用戶與信息服務系統交互的***入口。
6. 保時捷
保時捷已經表示將陸續投放AR智能眼鏡到美國189個服務中心,幫助工程師縮短維修時間。這一決定是在去年就開始的試運行之后,發現AR能夠在汽車生產過程中顯著提升效率。
911、卡宴和Macan等保時捷汽車的維修經銷商們自然熟悉,通過常規修理即可搞定,但遇到更復雜的問題時,則需要返廠處理,維修時間被大大拉長。而常規的郵件和電話交流方式則讓溝通變的復雜。保時捷AR眼鏡Tech Live Look能夠進行實時交互協作,實時將服務中心工程師的畫面傳回保時捷總部,總部工程師基于此進行指導。
這些也只是AR在工業企業應用的一小部分,我們能注意到涉足AR的工業企業群體正在快速壯大。不同于TO C的產品和服務,AR技術在企業的應用循循漸進,在集聚足夠的勢能之后可能出現一個爆發的節點,其實這也是新技術市場化的普遍路線,讓我們沉靜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