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換殼嗎?新老惠普ENVY 13深度對比
惠普ENVY X360-13上市以來,其轉軸部分的大馬士革刀紋設計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之前在聊華碩S系列新品時曾提到,目前主流價位筆記本的配色和外觀設計依舊缺乏大膽的創新,而ENVY的大馬士革刀紋設計算是其中為數不多的一個小亮點。
在數碼產品外觀設計上輔之以一些其他類別物品的材質或紋路,可以為冷冰冰的電子產品上賦予更多人文情懷。這句話似乎早已爛大街,可是真正做到的產品確實很少。
如布紋設計的B&O Play beoplay音箱、惠普Pavilion Wave小主機、雷柏3500Pro鼠標、真-碳纖維紋理的戴爾XPS系列,以及手機上由MOTO興起、一加小米努比亞等紛紛跟進的竹制木制凱夫拉材質后蓋等都屬于比較成功的案例。
言歸正傳,更多有關惠普新ENVY 13大馬士革刀紋的分析可以在這周四的“壹周新品show”中查看。
現在聊下另一款采用大馬士革刀紋設計的惠普2018款ENVY 13,該系列已經在惠普官方商城以及京東第三方店鋪開售,起售價5999,官網入手贈送原裝包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慮入手。
2017款惠普ENVY 13
惠普2018款ENVY 13在核心硬件配置方面與2017款基本沒有區別:
13寸超窄邊框全高清IPS屏幕,擁有70%以上的NTSC色域,邊框目測依舊在3-5mm;Intel第八代低電壓酷睿i5/i7處理器,8G起步板載雙通道內存,256G/360G/512G的m.2 PCIe NVMe固態硬盤,以及可選的MX150低功耗版獨立顯卡。
電池依舊是53.6Wh的大容量,這對于獨顯版本的續航水平有很大幫助。
而諸如大量采用CNC加工的ACD三面金屬機身、玻璃觸摸板、扶梯式轉軸、B&O四揚聲器、快速充電等特性也在這一代ENVY 13上得以延續,ENVY 13系列自2016款采用新版扶梯轉軸,改善了散熱問題后,可以說在6K檔位的13寸輕薄本中一直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2018款ENVY 13有哪些改進
不過作為時隔一年的新一代產品,惠普不會只是加個轉軸紋路那么簡單,2018款ENVY 13也融入了一些新的思考,下面就給大家梳理一下:
B面整體覆蓋保護玻璃:這點增強了息屏時的美感,也給了屏幕更多的防護,配合新加入的全貼合工藝也使得顯示效果更為通透明亮。
不過也帶來了防眩光能力下降的問題,對鏡面屏不感冒的朋友可以選擇貼霧面貼膜解決。
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鏡面屏與霧面屏本無高下之分,兩者只是顯示效果迎合不同的需求,而B面整體覆蓋保護玻璃的鏡面屏方案成本是非常高的,全貼合亦是如此。
新增側邊Windows Hello指紋識別:這點其實并沒有特別突出,一方面目前主流產品中已經有不少搭配指紋識別的產品。
另一方面其實在2017款ENVY 13的海外版就有選配紅外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集成于觸摸板右上角)的選項,可能是出于成本和穩定性考慮,在國內并沒有推出搭載Windows Hello識別的版本,今年的這個更新算是補全了這個遺憾。
筆者自己使用體驗是,指紋識別帶給使用上的便利性提升還是很顯著的,未來生態和安全性完善的情況下不排除可以支持PC端的原生指紋支付和加密文件。
作為垂垂老矣的產品線,PC的變革需要借鑒用戶將許多使用場景轉移到手機的原因,將便利性與PC不可替代的優勢結合起來,而不是任由鍵盤俠一邊叫囂“已死”,一邊用PC撰寫唱衰PC的文字。
超薄USB-A接口與全功能USB-C接口:在新款ENVY 13的接口上我們看到兩個改變:首先是之前的USB標準大口(Type-A)似乎變小了,實際上新ENVY 13的USB-A口采用了與超薄網線接口類似的彈簧卡口設計。
目前用戶對全Type-C電腦的接受程度還沒有那么高,未來在超薄和標準USB接口之間,也許這種彈簧卡口的方案是個不錯的過渡選項。
其次就是Type-C由兩個變為一個,依舊是USB3.1 Gen1(5Gbps)的數據傳輸帶寬,以及支持DP1.2視頻輸出功能。
不同的是新款ENVY 13加入了PD協議充電的功能,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選購HP官方或者第三方功率在45W-65W的USB-C PD充電器為筆記本充電,也可以使用Type-C接口的顯示器在外接顯示器的同時還可通過C線為筆記本充電,最大程度的簡化桌面線纜。
在通勤時候也可以手機電腦共用一個大功率PD充電器。
值得注意的是,新ENVY13原裝充電器還是采用DC接口45W/65W適配器充電,不知是出于功率和穩定性考慮還是其他原因。
內部結構重新調整優化:最初在惠普美國官網爬到2018款ENVY 13的拆機圖時我的反應是“縮水了嗎?”
但經過仔細對比后發現,在整體尺寸和電池大小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HP對ENVY13的內部結構布局有了很多調整,如揚聲器體積變大,內存放在獨立區域且加入了防電磁屏蔽罩設計。
而散熱模組由兩個小風扇+兩個緊貼共同負擔CPU/GPU的熱管,變成一個大尺寸風扇+兩根獨立熱管。
從原理上2018款應該是不輸2017款的,具體散熱效果還待驗證,不過作為一款中端超極本,其用戶群對于靜音及表面溫度還有續航的需求應該是略大于“CPU+GPU滿血火力全開”這種需求的。
總體來說,增大揚聲器發聲單元體積以及內存加入屏蔽罩這些細節提升對于穩定性以及體驗還是很有幫助的。
可以看出,2018款ENVY13更像是2017款的細節優化產物,在外觀設計上大馬士革刀紋的轉軸設計十分搶眼,賦予了更多時尚周邊的屬性。
功能接口上更適用于超薄筆記本的彈簧式USB-A接口以及全功能的Type-C接口保證了產品的連接性也很有前瞻性,指紋識別屬于補全遺憾的升級。內部設計的優化后具體表現有待測試,目前看并非無用之功。
如何區分新老ENVY 13?
由于目前市面上ENVY 13新老款同時在售,那么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如何區分新老款呢?下面就給大家梳理下幾個細節區分:
看A面及轉軸:2017款ENVY 13的A面十分簡潔除了LOGO外無他,轉軸為斜坡狀拋光處理,而2018款ENVY 13的A面靠近轉軸部位加入了天線條,轉軸為直角狀大馬士革刀紋處理,看轉軸的大馬士革刀紋是區分2017與2018款ENVY 13外觀的最主要標志。
看C面鍵盤按鍵與揚聲器形狀:2017款ENVY 13的C面揚聲器為無數小三角形組成的長條,而2018款為點陣大三角組成,而且鍵盤按鍵字符明顯增大。
看側邊接口:2017款為兩個標準USB-A接口+兩個USB-C接口,而2018款為兩個彈簧式USB-A接口+一個全功能USB-C接口以及側面指紋識別.
看具體型號:以上三點都是適用于線下購買或者線上店家有準確真機圖的情況下,而現在許多第三方店鋪的產品圖片混亂,隨意P圖、新老款混用的情況非常多,這個時候就要在購買及收貨式確認產品型號。
2017款的產品在外包裝側面貼紙上印有13-AD***TU/ TX,而18款則是13-AH***TU/TX,這個還是很好區分的。
以上基本將2018款惠普ENVY 13和2017款的區分與提升都列舉出來了,如有缺失歡迎評論區指正,在考慮ENVY 13系列時就可以根據差異配合自己的需求來考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