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新老至強 DELL全系列服務器對比
隨著2010年3月英特爾發布了至強5600和至強7500兩款年度重量級的產品之后,眾多廠商紛紛更新了自身產品線,推出了一系列基于新CPU的服務器。這里我們將以至強5600和至強7500兩個處理器為區分,分別掃描機架、塔式和刀片三大類服務器,并對戴爾具有特色的C系列云計算服務器單獨做一個歸納和分析。
戴爾至強5600服務器
戴爾推出的9款PowerEdge服務器,均采用新的英特爾至強5600“Westmere-EP”系列處理器,以及對戴爾生命周期管理器與管理控制臺(DMC)新的增強功能。這些硬件與軟件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了卓越的管理能力,并且提供了面向虛擬化、服務器整合、關鍵任務業務與數據庫應用的強大IT平臺。
戴爾的雙插槽PowerEdge刀片服務器(M710, M610)系列、4款機架服務器(R710、R610、R510、R410)及3款塔式服務(T710、T610、T410),借助基于英特爾至強5600的PowerEdge服務器,與采用至強5500處理器技術的戴爾PowerEdge服務器相比,客戶能夠實現整體系統性能提高達69%,能效提高達47%。
此外,客戶還能夠借助戴爾PowerEdge第11代服務器的嵌入式虛擬管理程序、超大內存空間與I/O功能,將數臺服務器的工作負載整合至一臺服務器,完成更多計算工作。
戴爾選擇在其整個雙插槽產品系列中采用至強5600,其具有英特爾專有的特性,如更多內核與緩存容量及新的安全特性,這使特戴爾服務器成為企業的業務基石,能夠滿足所有規模企業的各類計算需求。#p#
戴爾至強5600系列9款機型參數全揭示
#p#
戴爾至強5600系列服務器應用領域
戴爾至強5600系列服務器產品性價比圖
說到戴爾的性價比,就不得不說,目前的市場現狀。從現有機型配置來看,仍然以至強5500系列為主,但在筆者調查中發現,個別經銷商手中已經有R710型號(X E5620 2.4G/2G/146G 硬盤/ DVD/RAID6),價格在11,500~12,000元間,而其他型號的產品都需要預定。尤其是刀片機型,渠道商很少囤積刀片,一般通過“先預定——>上報廠商——>等待回饋——>確定訂單——>到貨下發”這樣一條采購流程的。當然,用戶也可以直接找廠商來定,如果數量少,在價格上并不較渠道商有優勢。
經銷商反饋,8月份戴爾采用至強5600的機型會集中上市,整體市場普及要待到9月份。在這期間,經銷商和廠商都可以接受用戶的訂購。在價格上,與前面3章分述篇相比,已經能看出,戴爾的報價已經有所下降。至于性能,其實至強X E5620和X E5520 的差異并不是太大。
為了便于比較,這里選擇了X E5620 2.4G/2G/146G 作為統一的配置,能看出戴爾的三種服務器類型在性能和價格圖中,各自所處的位置。
注:數據采集2010年7月中
雖然英特爾,在3月份接連發布了兩款新一代至強處理器5600與7500,但由于至強5600完全兼容至強5500平臺,所以新一代的M/R系列服務器并沒有在至強5600基礎上推出新品(原有基于至強5500的M/R系列服務器,將平滑升級至至強5600。
#p#
2010年3月,戴爾同步推出幾款,采用新一代至強處理器7500和5600的服務器。主要集中在R/M系列的中高端4路機型上,主攻虛擬化市場。究竟,戴爾借助至強7500/6500較上一代至強7400的規格而言,提升之后有哪些超越呢?
戴爾四路產品技術規格差異比較
從產品技術層面上比較,R910較R900有了顯著提升。不用多說,處理器的升級是最主要的變化點。從之前的至強7400到新款至強 7500,處理器內核也從六核提升到了八核。這代新產品的***特點是在于內存方面,幾款服務器均在內存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R910相比R900的內存容量提高了三倍(1TB與256GB),更加適合虛擬化環境。硬盤上的支持,新款多了SSD 固態硬盤。I/O插槽上,R910較R900增加了3個。
在虛擬機上,更加有針對性。從早先R900可以嵌入VMware ESXi和Citrix XenServer 版本,到現在只推薦使用VMWare ESX ,而且是***的4.1版本。另外一個突出點是,在新款R910和R810上增加了雙內置SD模塊,可以提供虛擬化冗余。
注:紅色字體為變化的部分
戴爾四路新至強產品的應用領域
產品架構和配置決定其應用。從R900以數據要求企業級應用為主,在設計中雖然體現了虛擬化,但到了R910,則將虛擬化推向另一個高度,即使得目標應用更加明確。內置雙SD模塊,提供卓越的虛擬機管理程序冗余,內存容量增大了300%。
#p#
戴爾四路新產品特性差異橫向對比
戴爾的新一代升級產品,有著顯著的幾大特點,主要集中在基于至強7500和6500的R和M系列中。
這里,筆者詳細說說內存、生命周期管理器、內置SD卡和FlexMem Bridge這四項設計亮點。
高內存擴展性:構架于新處理器平臺的這四款戴爾服務器具有比上一代產品更優秀的內存擴展性,更加適合虛擬化環境,支持四顆至強7500的戴爾R910***支持1TB內存,比上一代的戴爾R900提升了三倍。另外,在M910和R810機型上戴爾引入了FlexMem Bridge技術,讓M910和R810可以在配置兩顆至強6500處理器時使用服務器全部的內存插槽。
生命周期管理器:從戴爾第11代服務器開始引入了“生命周期管理器”的嵌入式管理控制模塊,可以實現對服務器的高級管理,包括監控、操作系統部署、固件升級、遠程管理等。新款服務器依舊具備生命周期管理器功能,借助于獨特的服務器生命周期控制器(Lifecycle Controller),讓戴爾獨家的統一服務器配置器(USC,Unified Server Configurator)發揮更大的效力大大節省了操作系統的部署時間和管理難度。
再有就是雙SD卡提供虛擬化冗余:在戴爾的兩款虛擬化服務器R910/R810,上出現了嵌入式虛擬化技術,將虛擬化系統嵌入SD卡,讓虛擬化的部署和應用過程變得更加快速便捷。雙SD模塊是戴爾針對虛擬化越來越普及的趨勢而設計。目前,虛擬化已經逐漸成為了服務器的一個主流應用,因此也有必要在底層加強虛擬化實施的可靠性,而雙SD模塊在實現嵌入虛擬化Hypervisor的同時,也實現了當SD卡出現問題時,則自動切換至另一個SD卡上的Hypervisor的功能。該功能主要用在以虛擬化為應用重點的服務器上,如***的R810、M910、R910。
與R900在設計上***的不同——FlexMem Bridge,僅應用于R810與M910服務器上,是為了簡單系統的設計復雜度,降低成本,并保證用戶搭配的靈活性。FlexMem Bridge設計的用意就在于當用戶只配兩個至強7500/6500處理器時,仍然可以使用全部的32個DIMM。即FlexMem Bridge設計,可以讓空插槽的DIMM仍然能被利用。FlexMem Bridge可算是雙插槽R810/M910的必備選擇,這也是Dell強烈推薦的。
#p#
戴爾新四路產品的性價比圖
從產品的性能上看,R910和R810的突出性能展現在內存擴展能力和虛擬化的性能上。從規格上看戴爾R910是一款適合RISC用戶遷移的四路服務器,滿足大型數據庫部署、虛擬化整合等環境。機器的整體性能較R900提升219%。至于R810,根據戴爾發布的數據稱:采用兩顆處理器的R810的性能表現很好,甚至超過了雙插槽的R910,而與Sun的小型機相比則明顯領先。整數性能是Sun 雙插槽T5240服務器(兩顆UltraSPARC T2+ 1.6GHz處理器)的2.65倍,浮點性能是其2.47倍。
可見,在性能上高低已見分曉。價格方面,戴爾一直擁有較高的性價比。以R910搭載至強7520處理器和R900搭載7420處理器相比(其他配置都相同的情況下),R910僅僅比R900高出1000~1500元。在同配置下,與IBM(x3850X5)和惠普(DL580G7)同一競爭級別的產品相比,價格分別要低22%和12%。不難看出,戴爾在產品的性價比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注:數據采集2010年8月
戴爾新四路產品的市場現狀和價格
8月份,在戴爾的渠道中,已經出現了R910,但R810還暫未上市,不過可以預售。目前,市場主流熱賣的則是R900,型號和配置較多,多數戴爾經銷商的渠道報價很接近。筆者以單處理器、2G內存、雙146G 硬盤、3年保修為例,給出戴爾三款產品的價格。
綜上,戴爾推出的基于至強7500/6500服務器R910和R810,較上一代至強7400的R900,在規格上不僅得到提升,性能與可擴展能力的提高更是顯而易見,憑借其較具競爭力的性價比,在4路產品的陣營中定有不俗的市場表現。#p#
前面我們已經對比說明了戴爾機架(R系列)、塔式(T系列)和刀片(M系列)中采用至強5600和至強7500的服務器的區別和特性。其實,還有一個系列同樣采用至強5600的處理器,它就是PowerEdge C 系列。這支系列是戴爾在2010年4月推出面向云計算平臺的全新產品線。
值得關注的是,英特爾發布了至強5600處理器之后,由于至強5600完全兼容5500,所以戴爾新一代的M/R系列服務器,并沒有在至強5600基礎上推出新品,而是在原有基于至強5500的M/R系列服務器,平滑升級到至強5600。唯有C系列是全新的產品線。那么,此番戴爾為何會獨辟蹊徑,看中的是哪塊市場?PowerEdge C系列和M/R 系列又有哪些不同呢?#p#
C系列的誕生——市場細分的結果
簡單說,Power Edge C系列服務器是戴爾對市場進行細分的結果,它的目標就是日益火熱的云計算市場,針對超大規模精心設計的性能和效率機型。戴爾是當前云計算平臺基礎架構***的系統供應商,所以它對于這一市場的需求以及產品設計更有體會。
C系列的誕生,與服務器的細分市場直接相關。在戴爾看來,當前的大型數據中心,尤其是一些大型網站,采用的服務器基本是定制的。它們的特點是:用途明確,結構簡單,性能和效益比較高。這種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擴展性能和服務器的靈活性,但是是一種服務器發展的方向。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服務器數量的增多,引起了管理、能耗和硬件上的耗費。更多的企業一般采用服務器跟著項目走的方式。即來了一個大項目,就大量采購一批服務器,最終導致各種品牌的服務器相互重疊,空間大受影響。這就給云計算時代下,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市場機遇。即需求又沒有如此的苛刻,同時可以滿足高密度下需要。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又將形成一個通用的市場,這就是PowerEdge C的機會所在。
新型的戴爾PowerEdge C系列服務器采用基于超大規模計算(hyperscale)的設計,具有高密度計算性能以及更低的能耗和運行成本。
C系列服務器產品技術參數
Power Edge C 是雙插槽設計,與傳統的R系列雙插槽服務器相比,主要的不同就在于對于處理密度的追求上,因為云計算平臺需要很強大的運算能力(包括虛擬化能力),因此就需要在單節點的性能密度與成本上有綜合的考量,C系列在這方面做了有意的加強,這從其內存DIMM數量、硬盤槽位數量上就能體現出來,較傳統的R系列雙插槽服務器具有更高的軟件靈活性與可用性。
但是,唯有C6100的設計稍有不同,在2U機架式機箱中配備四個雙路服務器節點,在提供***密度的同時,便于實現單節點可維護性以及熱插拔2.5英寸和3.5英寸硬盤驅動器。
C系列產品應用領域
戴爾PowerEdge C系列服務器:新的C系列服務器產品進一步擴展了PowerEdge產品系列。以戴爾的DCS業務為設計靈感,這些新型服務器具備專為HPC、Web 2.0、游戲、社交網絡、能源等行業客戶、SaaS提供商以及公共云與私有云構建商優化的功能和能耗。
C系列產品特性差異橫向對比
PowerEdge C與戴爾的機架R 系列相比,具有相當多的不同之處。首先是高密內存,C 系列幾乎達到R的兩倍。其次,磁盤容量更是達到了***的海量存儲,C2100為25TB。不僅如此,C2100可以實現磁盤混裝。提供2種背板,能實現12個3.5英寸的前置和2個2.5英寸的內置結構。再有,在節點設計上,C6100共享的基礎架構,使得密度提高了一倍。這些都是在產品設計上極大變化,為的就是提高***的存儲擴展能力,對于那些每天都海量數量生成的網絡應用顯然來說是非常適用的。
以下列出了PowerEdge C與R 系列的一些主要差異。
C系列服務器產品性價比
戴爾的PowerEdge C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提高效率,它們具有優化的功能和能耗。C1100具備高內存和低功耗,是一款專為集群優化的計算節點服務器;C2100具有非常高的存儲擴展空間,是一款高度支持高性能數據分析的云計算平臺和云存儲服務器;C6100在2U空間里支持4路處理器,是專為云和集群優化的4節點共享型基礎設施服務器。
由于該系列剛剛發布,是專用系列的服務器。對于行業有特定的目標群,是為了幫助構建云計算平臺和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而設立。理論上,其價格會比同配置的機架服務器相對便宜,但是如果在高配置或者滿配的狀態下,這3款高密內存、高磁盤容量的機器,價格就絕非在萬元以上了。對于那些“不差錢”的用戶,如Web 2.0、游戲、社交網絡、能源等行業客戶、SaaS提供商,以及公共云與私有云構建商們來說,戴爾能提供的安全和穩定才是最重要的。不過,總體來說,戴爾這3款機型,還是具有同行業相當競爭強度的性價比。
市場情況是這樣的,在普通的戴爾渠道經銷商中,不會有PowerEdge C的銷售。因為,這些產品和系統并非典型的服務器,而且不是針對所有用戶的。這意味著銷售這些服務器必須對戴爾銷售團隊和用戶進行培訓。因此,不久會有一條專門的戴爾銷售團隊,直接面對那些擁有數百上千臺服務器大型用戶。
小結,戴爾此次發布可謂走了革命性的路線,囊括了集成式云基礎架構解決方案、面向Web應用的戴爾云基礎架構、戴爾云合作伙伴計劃、新型的戴爾PowerEdge C系列服務器和***的云服務。最終目的是要在云計算市場中,占有更高的市場份額。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