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Kubernetes如何為“中國-東盟信息港”賦能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云計算領域發展正當其時,Docker容器技術作為云計算技術發展的新階段,正改變著IT服務交付的方式和云計算的未來。Rancher 作為容器領域的先行者和重要參與者,近日召開了Rancher Container Day 2018(即Rancher Kubernetes企業用戶大會)。大會為期一天,特邀來自中國人壽、華為、京東、ZStack、中國東信、新東方、Canonical (Ubuntu) 等企業的IT負責人帶來共計13場主題演講,是中國區金融行業、政企行業、科技行業的Docker與Kubernetes應用案例的集中分享與展示。
會上,中國-東盟信息港(以下簡稱中國東信),研發總監王志雄在會上發表了《中國東信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云PaaS平臺建設經驗》的精彩演講,詳細介紹了中國東信Kubernetes、容器云平臺、微服務等建設情況。
會后,中國東信研發總監王志雄和Rancher大中華區總經理秦小康接受了51CTO記者的采訪,就雙方的合作進行了深入講解。
左:Rancher大中華區總經理秦小康,右:中國東信研發總監王志雄接受采訪
據王志雄介紹,中國—東盟信息港容器云平臺項目,以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為發展“互聯網+”業務提供了先進的軟件定義數據中心基礎承載平臺。
詳解中國東信容器云平臺
三大傳統IT架構問題:耦合、繁雜、不靈活都可以被Cloud Native云原生***地解決:首先是容器化,把應用以及配置打包,保證開發、測試和運維的環境一致,從而避免了“神秘的”配置、錯誤、文檔等。第二是面向微服務,把以前的一體的區域式服務分解為微服務,從而更靈活,并且可以獨立更新。第三是動態編排管理,如果容器很多,就需要大量的配置文件,必然會用到編排管理,中國東信在此選擇的是Kubernetes。
上圖是中國東信基于Kubernetes、Docker研發的四大場景。
1、 企業應用平臺,可以將應用在平臺上做到一鍵部署,利用pod auto-scaling進行彈性自動伸縮,如果出現故障則可以通過health check實現故障自愈,另外還有強大的灰度發布功能。之前的互聯網公司可能需要一個非常大的團隊來做灰度發布,如今使用Kubernetes,就已經自帶灰度發布功能了。
2、 微服務,用Kubernetes來構建微服務平臺,就可以組件化、松耦合、去中心,而且是靈活獨立的。
3、 中國東信制作的CI/CD的系統,覆蓋從開發到代碼提交、從編譯到構建,再到自動化測試、容器化發布。
4、 DevOps可以做到開發運維的協同。
上圖是中國東信的PaaS 平臺。***層是容器云的Infrastructure,無論是做Iass還是做PaaS ,難點最終都是存儲和網絡。往上一層是容器資源管理,以及容器集群編排與調度。之后是容器云應用Service,PaaS 平臺是以應用為中心,所以肯定需要一個強大的應用Service,PaaS平臺應用的Service有服務發現、配置中心、負載均衡、彈性伸縮、服務編排等強大的功能,在這個PaaS平臺上,會提供中間件、數據庫、負載均衡、文件存儲等等。需要哪一個應用,就可以輕松調用。總之,PaaS平臺上承載了龐大的、靈活的企業應用。
上圖是典型的Kubernetes集群。***個層面是自己內部的管理,Service都是通過Master進行來管理,通過API Server和各個組件進行交互,用Controller Mananger來控制各個組件獲得的調度,Scheduler是具體的應用策略,etcd 是一個數據庫,會調度到Node上,Node上存放著Pod ,一個Pod里可以有多個Container。第二個層面是從外部的訪問,一般是通過Internet經過防火墻來訪問對外提供的ingress ,ingress是Kubernetes提供的一個非常強大的功能,有了ingress 之后,就可以對外提供統一的域名系統,外部只要訪問這個統一域名,就可以訪問內部的不同應用,通過此域名就可以進行智能的分發。
上圖是是PaaS邏輯架構,從研發內部看,***層是容器基礎設置層,包括Runtime、Volume Plugin、Network Plugin;上邊一層是核心層,對外提供API,對內提供Plugin環境;第三層是應用層,可以進行部署,和ingress智能路由;第四層是管理層,可以進行智能化以及Network policy;之后是接口層,對外提供命令行管理工具;***是Ecosystem,即生態系統。
中國—東盟信息港容器云平臺項目,基于Rancher容器管理平臺開發CaaS平臺,確保云平臺資源管理效率從傳統數據中心 10-15% 提升到 50-60%,部署時效從分鐘級提升到秒級;降低40%運維成本,整合開發與運維,提高部署維護效率。平臺超前的技術優勢,將為面向東南亞的互聯網業務拓展帶來決定性的幫助,彰顯國家的軟實力。
容器化,賦能新興服務
Rancher大中華區總經理秦小康表示,Rancher作為一個開源的企業級Kubernetes管理平臺,早在半年多前就***前瞻性地發布了具有獨特的、可納管已有Kubernetes集群的多集群管理功能的新版本產品Rancher 2.0,解決了生產環境中企業用戶可能面臨的基礎設施不同的困境。同時,簡潔直觀的界面風格及操作體驗,將解決業界遺留已久的Kubernetes原生UI易用性不佳以及學習曲線陡峭的問題。可以說,Rancher 2.0為企業在生產環境中落地Kubernetes提供了更加輕量、便捷、可靠的途徑。
容器化本身并非戰略***目標,其目標是構建一個敏捷的持續交付平臺,賦能新型服務與應用。Rancher在全球已擁有超過8800次下載,助力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數百家企業用戶完成Docker與Kubernetes落地。
Rancher也擁有了愈發強大的合作伙伴生態,Container Day大會上,華為云、京東、阿里云、ZStack、Cisco、XSKY、JFrog、Canonical Ubuntu出席分享了其與Rancher的聯合解決方案,合作伙伴類型覆蓋IaaS、網絡、存儲、DevOps、操作系統等各方各面,共同為企業用戶的云化轉型助力。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