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難道僅僅只是“幣圈大佬”割韭菜的工具?
“幣圈大佬”李笑來又火了,這次不是因為教你財富自由、教你如何炒幣,而是因為談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內幕的音頻被曝光。
7 月 3 日深夜,幾個幣圈微博號突然曝出李笑來在年初和人談話的錄音。在這段長達 53 分鐘的對話中,李笑來除了臟話連篇,也“妙語頻出”讓人大開眼界,撕下了數字貨幣這個圈子最后一抹遮羞布。
鈦媒體對這段錄音作出的總結是——李笑來稱,在這個世界想達到目標首先必須是網紅;萊特幣會漲是因為傻X太多;他曾幫某知名公鏈項目賣六個月“空氣幣”等等……這段近一個小時的錄音,李笑來全程臟話連篇,不斷自曝,“只有投機才能成功”。
大家聽完錄音才恍然大悟,原來教你財富自由的李老師,一直都是把你當成了傻X和韭菜。
去年年底開始的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熱潮,今天看來,不過只是一個泡沫。
美劇《硅谷》第五季開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男主理查德就和他的小伙伴們帶領 Pied Piper(魔笛手公司)全力 all in 區塊鏈,試圖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 New Internet 。
這個劇情不乏荒誕之處,不過,卻反映了當前區塊鏈熱的現狀。
今年 5 月,馬云在阿里巴巴集體婚禮上講了一個真實故事—一個工程師把征婚網站上的簡歷改成了區塊鏈工程師,立馬收到 300 多封求愛信。
他以這個故事開局,最后談到,區塊鏈不是泡沫,比特幣是。區塊鏈是一個解決方案,解決數據和隱私安全的解決方案。面對區塊鏈,人們首先應該思考不應該是賺錢,而是在數據時代,它能給社會、政府、企業、消費者帶來怎么樣的價值。
人們在談論區塊鏈的時候,總是會把這項技術和數字貨幣畫為等號。事實上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完全是兩回事。前者是技術,后者是應用。
開放,共識。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到區塊鏈網絡,每一臺設備都能作為一個節點,每個節點都允許獲得一份完整的數據庫拷貝。
去中心,去信任。區塊鏈由眾多節點共同組成一個端到端的網絡,不存在中心化的設備和管理機構。節點之間數據交換通過數字簽名技術進行驗證,無需互相信任,只要按照系統既定的規則進行,節點之間不能也無法欺騙其他節點。
交易透明,雙方匿名。區塊鏈的運行規則是公開透明的,所有的數據信息也是公開的,因此每一筆交易都對所有節點可見。由于節點與節點之間是去信任的,因此節點之間無需公開身份,每個參與的節點都是匿名的。
不可篡改,可追溯。單個甚至多個節點對數據庫的修改無法影響其他節點的數據庫,除非能控制整個網絡中超過 51% 的節點同時修改,這幾乎不可能發生。區塊鏈中的每一筆交易都通過密碼學方法與相鄰兩個區塊串聯,因此可以追溯到任何一筆交易的前世今生。
這些術語讀起來很費勁,但是區塊鏈有很多應用場景,比如在電商、游戲、金融領域,用案例就能看懂它究竟會起到什么作用。
在電商領域,區塊鏈可以用于防偽和打假。根據《財經》雜志報道,天貓和京東應用區塊鏈技術防偽溯源后,每件商品從生產到運輸的所有環節數據便全部儲存在區塊鏈平臺中,包括原產國、啟運國、裝貨港、運輸方式、進口口岸、保稅倉檢驗檢疫單號、海關申報單號等等,用戶可查看商品的全部溯源信息,確保商品來源真實可靠。
游戲行業中區塊鏈的使用主要圍繞數字資產交易和管理方面。玩家所有購買的道具或東西,包括在游戲過程中所生成的附加資產,都可以通過智能合約存儲在區塊鏈上。這種技術如果運用在《足球經理》這類游戲中就很有意思了。玩家可以養出獨具特色的球員,并和其他玩家在區塊鏈上進行交易,球員數據永久存放在區塊鏈上,可以保證不會被篡改或者丟失,甚至還可以衍生出游戲競賽產業。比賽勝負判斷的計算過程依賴智能合約實現,杜絕了作弊的可能,比賽的公平性有了更好的保證。
在金融領域,區塊鏈則可以起到降低交易成本、實現信息交換、解決跨境支付等問題。2017 年 10 月,據科技媒體 36 氪報道,摩根大通推出建立基于開源 Quorom 之上的 IIN(Interbank Information Network)平臺,實現摩根大通與其他銀行的信息交換,解決跨境支付合規問題。摩根大通、加拿大皇家銀行、澳大利亞 ANZ 銀行、新西蘭銀行等已加入。
當然,應用場景還遠遠不只這些,區塊鏈在保險、教育等領域,其實都有著無窮無盡的應用場景。盡管區塊鏈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但作為一項技術,它本身是中立的,只要妥善使用,必然會有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