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商業化進程:短期的泡沫并不影響未來前景
發布時間:2018-05-03 10:58 來源:賽迪網 作者:
人工智能被預測為未來50年的科技發展方向,人們對于人工智能對于人類生活的革新與顛覆充滿幻想甚至是一點點擔憂,就目前階段來看,人工智能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機器學習能力、大數據分析能力、人工交互能力等各方面技術均處于初級水平,現階段的人工智能,業界討論最多的還是技術落地及如何在各細分領域中挖掘其商業價值。
AI智能硬件的真偽需求
AI智能硬件特別流行,特別在風口,很多公司推出很多產品。智能硬件的需求中,有哪些是真實需求,哪些是偽需求?招商局創投VP甘自辛認為,現在說真偽需求還很難講,只能說現在的需求看上去比較淺顯,優秀需求沉在水下,看不出來,更多是技術的拓展和技術的進步。只有需求量集中起來成本過高,或者需求付費意愿不夠強烈,體驗沒有到那個程度的需求才可能是偽需求。
狗尾草智能科技CEO 邱楠認為,目前AI發展的方向不存在真需求和偽需求,我們說AI在商業化落地主要做兩件事:一是改變我們的交互方式,改變我們的交互方式之后可能會形成新的硬件平臺,無論是語音還是交互的入口,帶來新的流量它會有很多新的需求產生。二是AI在商業應用場所落地,它會提升數據利用的效率。這兩方面都是真實的需求,只是有的需求找不到實際應用落地的場景,有的需求技術還不夠成熟,還受制于外部的條件,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慢慢成長。
AI吹起的“資本泡沫”
AI在商業化和產品化進程中,有些公司整體估值非常高,資本非常活躍,但是縱觀整個AI消費市場還處于低迷狀態,有待進一步探索。這是資本吹氣的泡沫嗎?
資本注入通過資本把規模放大,快速形成規模效應,形成壁壘和網絡效應,***形成技術和商業的勝出,這是沒有辦法的一件事。邱楠說,通過短期快速形成規?;茈y讓它快速實現同樣相等的收益,這個收益一定是滯后的。我們應該慢慢等一會兒。
這一點甘自辛觀點基本類似,他說,估值是以實際成交作為結果,錢放在不同的口袋里面,表明背后的想法和方式是不一樣的。不能將公司估值和市場消費能力直接劃等號。從AI現在能看到的結果無法推斷將來能看到的結果。
隨著AI風潮涌起,數萬名AI創客涌入創業藍海,相比區塊鏈,Bite,AI創客可以說站隊了賽道。3-5年后,每一個事物背后可能都有AI的屬性,AI是真正在做研發的行業,只有技術過硬才可能吸引投資人,換言之,被投資人看上的公司以技術實力做依托,估值不會太低,下一個市值千億公司很可能出自AI公司。沸點資本創始合伙人涂鴻川說,我非常堅信下一個十億、百億甚至千億的公司肯定是從AI出來,這一點,我在硅谷的VC投資人有同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