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屆軟博會在線交易創新高 成果發布會取得圓滿成功
為期4天的第22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于7月2日圓滿落幕。記者從下午舉行的軟博會成果發布會上了解到,無論是展會規模、國際化程度、創新成果、觀眾人次還是項目洽談成果,本屆軟博會均創下歷屆之最。其間,共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企業***、專家學者以及各界精英代表近300位外國籍嘉賓、10余個地方城市的客商參展參會,360多家企業參展,在線軟博會參展企業已超過1000家,展示產品3000余款,累計收集發布供需信息超過1.8萬條,意向成交額近60億元。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李冠宇,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李瑞濤代表主辦方致辭。
李冠宇副司長在致辭中指出“把握‘軟件定義’‘數據驅動’顯著特征,推動新時代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發揮信息消費新引擎作用,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新型消費需求;積極主動應對復雜的安全態勢和挑戰,加快提升工業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李瑞濤主任提到“今年的軟博會在活動內容、活動形式等方面有不少的創新,一是展覽主題突出。強調自主創新,***設置了科技創新中心展區;二是交流內容豐富。高峰論壇和平行論壇,涵蓋了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最前沿的技術和產業內容;三是互動場景生動。***設立“軟件服務社會民生”館。四是合作開放特色明顯。***將技能大賽納入軟博會;六是在線軟博內容豐富。本屆博覽會開通了在線軟博會,具有發布供需信息、支撐交易達成的功能,實現了永不落幕的軟博會,特別是增加了線上展館內容,***嘗試在智能移動終端開展展臺展示”。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軟件處副處長尤靖在簽約環節的致辭中談到“北京作為全國科創中心,將帶頭落實好各項任務,利用好首都科技資源、創新資源集聚的先發優勢。發揮好北京高精尖產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發揮好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和支撐作用。通過產業賦能和產業鏈優化資源配置,幫助津冀兩地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通過深化與各地產業對接,以信息化助力各地政府更好開展扶貧工作,努力為加快實現精準扶貧打好基礎”。
在本屆軟博會成果發布會上,在工信部信軟司副司長李冠宇,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紀委書記郝志強,北京市經信委副主任李瑞濤,北京市經信委副副局級領導陳志峰,海淀區副區長李長萍、西城區副區長司馬紅等領導的共同見證下,一批有代表性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產業服務精準扶貧的合作項目進行了簽約。在13個大項目簽約儀式上,張北縣副縣長郝建朋分別與九次方集團高級副總裁朗佩佩、360企業安全集團助理總裁朱萌簽署了大數據產業落地戰略協議和公共信息產業安全戰略協議,南陽市信息化辦公室劉育青主任與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協會龍飛秘書長簽署了軟件和信息化人才引進及技術協作戰略協議,興安盟經信委副主任海柱分別與盛世光明投資總監張科、今全公司張奧博分別簽署了網路信息安全與大數據應用投資戰略協議和資源合作戰略協議,九次方集團高級副總裁朗佩佩分別與滄州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勇、天津榮程集團CIO張學啟簽署了大數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協議和津南區大數據交易中心戰略協議,北京金山云副總裁劉濤和天津廣電寬帶科技總經理胡午男簽署了云計算市場合作戰略協議,北京數碼大方總裁助理鄒小慧分別與天津高新技術企業協會秘書長趙國強、天津曼德產業協同創新設計院院長鄭奇簽署了攜手推進“智能制造2025”合作京津冀戰略協議和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戰略協議,北京暢捷通高級副總裁孫國平和河北山姆士藥業副總經理高莉敏簽訂了資源管理系統戰略合作協議,北京航天智造副總經理莊鑫和天津哈工機器人總經理陳德強簽訂了工業智能制造戰略合作協議,京東云公共服務總監程鵬飛和天津旭映科技總經理張友傳簽訂了京津冀工業云平臺戰略合作協議。
此次成果發布會上,軟交所發布了《2017年度政府投資信息化交易數據分析報告》,報告指出2017年全國使用政府資金進行的招投標項目中,涉及信息化行業的招標采購交易金額共1157.54億元,相比2016年(838.04億元),同比增長38.12%。其中,涉及信息化熱點技術的招標采購交易金額共212.07億元,占總投入資金的18.32%,相比2016年(154.32億元),投資交易金額同比增幅37.06%。華勝天成董事長兼總裁王維航和神州信息副總裁馬洪杰在會上進行了企業分享。
在***,郝志強代表組委會發布了本屆軟博會的豐富成果和多項創新舉措。本屆展會展出面積2萬平方米,有360多家企業獨立參展,吸引了來自比利時、德國、日本、瑞士、泰國、俄羅斯、法國、等30多個國家。***組織了開展“優秀產品”、“優秀案例征集活動,共收到163個產品和91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