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應用驅動網絡創新 看上海胸科醫院如何踐行智慧醫院
占地面積10.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8萬平方米,開放床位數1000張,每年收治的門急診和住院病人逾47萬人次,上海市胸科醫院(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胸科醫院、上海市職業病防治院)創建于1933年,是一家集醫療、教學與科研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專科教學醫院。如此先進的大型現化綜合醫院離不開院方的高瞻規劃和縝密設計,其中醫院信息化建設則是點睛之處,然而信息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智慧的醫療信息網絡平臺體系建設任重道遠,伴隨著諸多醫院業務應用系統的重構融合,穩定、智能、便捷、安全易管理的基礎網絡平臺是重中之重。
運籌帷幄 高要求孕育智慧醫院內核
醫院致力于智慧醫院建設,HIS、PACS、LIS、醫生工作站、電子病歷、OA辦公、移動護理等豐富的業務系統層出不窮,給基礎網絡平臺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醫院每天從早到晚不停地接收服務患者,任何網絡故障都可能導致掛號、劃價、收費、配藥、入院和出院手續辦理等業務系統中斷,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就醫體驗。基礎網絡需要提供關鍵業務區域7*24小時業務不中斷的連續性保障,要考慮穩定性和冗余性。
第二,移動醫護業務上線可以提升醫護人員工作效率,減少醫療差錯,促進醫患和諧。基礎網絡要能夠提供良好的無線支持,以保障移動醫護服務的高效開展。如何為復雜的病房環境提供極速穩定的無線環境?
第三,隨著醫院IT信息化建設的深入和業務的完善的開展,很多安全隱患是很難以排除的,除了配置必要的防火墻、IDS、流控等設備外,用戶入網實名制非常有必要,這樣可以實時跟蹤入網用戶的網絡行徑和網絡行為,如果出現一些非法事件,可以在***時間追查到個人。
第四,隨著醫院本身業務的快速發展,門診量、手術量、住院量等指標快速增長,對醫院系統核心業務模塊的壓力持續增加,老項目的維護、新項目的推進、運維管理的協作、績效管理的量化等需求對于信息部門有限的人力、技術和資源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縝密設計 優質基礎網絡平臺敢為應用先
醫院應用系統是日常運營的基本支撐,構筑先進的信息化系統是胸科醫療服務體系助推劑,而醫院各業務系統所有數據采集、轉發、存儲均依托基礎網絡平臺,胸科醫院采用銳捷網絡的數字化醫院解決方案,從網絡的高可靠性、高安全、病區流暢快捷的無線網絡搭建到業務與資源的一體化管理,打造了一張立足現在、滿足醫院“智慧醫療”未來發展的強網。
穩定可靠
醫院在基礎平臺的建設上使用多種方式保障上層系統的穩健運行。一是采用先進的網絡層虛擬化技術,減少故障發生時的恢復時間,保障網絡層的健壯性。二是關鍵設備采用全冗余架構的設計,從關鍵應用的服務器、數據庫、交換機、光纖鏈路等都采用備份設計,建立了完善的網絡、節點故障的容錯機制。單個環節的故障宕機不會對前端的應用造成影響。
***體驗
醫院采用銳捷的零漫游解決方案,克服病房墻體對無線信號造成的影響,并且對網絡的丟包和時延做了專門優化,從而非常好地支撐了移動醫護業務的開展,連入無線網絡的終端無論位置如何移動始終都能夠保證信號不中斷,讓移動醫護業務更加順暢,醫生使用手推車或者PAD,快速打開PACS影像,保證醫生查房業務順利開展。
安全合規
醫院部署銳捷網絡的終端準入認證系統,實現基于用戶名、IP、MAC等多元素的安全身份認證,保障入網用戶的身份合法性,并且通過日志審計系統的聯動,實現基于用戶身份的實名制網絡行為審計,所有用戶行為可追溯。
智能運維
通過部署銳捷RIIL(IT綜合業務管理平臺),建立數字化、規范化的運維服務體系,通過資源與業務相關聯,實現業務與資源的一體化管理;通過資源性能的監控,實現資源和告警的一體化管理;通過構建運維信息工作流程,加強信息中心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管理水平,提高服務效率,展現信息中心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工作成果。
上海胸科醫院信息化相關負責人表示:“全院基礎網絡平臺采用銳捷網絡數字化醫院解決方案后,網絡平臺在多年的運行中基本零故障,為醫院業務的正常開展和未來的業務擴容提供了直接有力的保障,提升醫院的醫療水平與管理效率,讓病患享受安全、便利、優質的診療服務。”
未來,醫院將繼續堅持“精醫重道、務實創新”的肺科精神,利用先進信息化技術和手段,踐行智慧醫院建設,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精準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