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師范大學 打造“互聯網+”時代的大學智慧云生活
在浙江師范大學,智慧校園建設工作給師生帶來了很多便利。
比如,忘帶校園一卡通,被阻圖文信息中心門口,尷尬、焦急,怎么辦?這時候,就靠救急“神器”:微信校園卡來幫忙。
前幾天,還在期末復習中,文傳學院2017級數字媒體專業潘婷和同學一起去圖文信息中心上自習,到門口卻發現忘帶一卡通。“原來打算等同學過門檢,再將她的卡給我刷,結果被攔下,一臉尷尬。”
潘婷不得不折返宿舍,剛回頭轉眼瞥到門口的宣傳欄上微信校園卡的宣傳。她掃了二維碼,綁定一卡通,通過手機刷二維碼,順利進了圖書館。“像我這樣經常忘記帶卡的人,有了微信校園卡著實方便。”她說。
與她有相似經歷的,還有人文學院漢語言專業的王青。“想起手機上的微信校園卡,感覺很安心。”他是2017年3月綁定了微信校園卡,進圖文信息中心時,發現一卡通在宿舍,趕緊打開微信,點擊我—卡包—微信校園卡,再點擊卡上的二維碼,對準圖文掃描機一掃,通道立馬開放了。
除了進圖文時救急使用外,微信校園卡的服務大廳還提供課表、校歷、電費查詢和移動圖書館等服務。
在浙師大,通過校園微信企業號,師生動一動拇指就可以完成成績、一卡通消費等業務信息的查詢。這項早在2016年9月開通的服務,是學校推進智慧校園建設的一部分。
智慧校園建設的核心訴求是以信息化便捷師生的日常生活。升級迎新系統,便利新生報到;開發離校系統,畢業生在電腦面前完成各項離校手續,免去奔跑各部門蓋章之苦。開發浙師云盤,介入師生的日常教學管理,生成數字化教育決策資源;開發智慧校園數據挖掘系統項目,實時抓取學生集體或個體大數據,可使大數據應用于學校安保、后勤、學生管理等各個方面。
2017年,學校積極響應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學校網上辦事大廳服務平臺新增服務50余項,涵蓋人事、學工、教學、公共服務、平臺基礎等,目前該平臺已經入住90余項校園微服務。推進學生數據綜合分析和預警平臺建設,在主數據平臺的基礎上集成一卡通、門禁、圖書館、醫院等系統,綜合分析學生狀態,并給出警示信息,有助于全面掌握學生情況方便學生管理。其中,微信智慧校園和QQ智慧校園建設,成果初現。學校推出2017年畢業生“師大光陰”數據分析報告共8512份,單日訪問量達到40000多人次,企業號還新增拾卡尋人等新功能。6月份推出微信校園卡(虛擬卡)的應用:23000多人已經領取,門禁使用次數達5萬多次。
此外,近年來經過多次建設實現了全校無線覆蓋,借助萬兆中心AP和運營商級接入認證網關BRAS來保證Wi-Fi的良好體驗,集靈活控制和方便接入于一體,還成功部署了eduroam國際學術網絡WiFi漫游服務,方便外出師生和來校同行使用本地的WIFI接入服務。
學校大力推進信息化和智慧校園建設獲得越來越多業內人士的認可。僅2017年,學校獲得浙江省高校網絡信息化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的榮譽。
解決方案:
使用華為高端敏捷核心交換機S12708做為網絡核心,通過ACU2無線業務板卡實現AC管理功能,通過ME60對無線用戶進行認證;
行知學院校區使用3×3MIMO的AP5030DN進行室內覆蓋,使用4×4 MIMO四空間流的AP6050DN進行高密會場覆蓋,室外使用AP8130DN進行雙5G覆蓋;
本部宿舍區采用華為敏捷分布式方案,即中心AP+分體AP架構,中心AP AD9430可實現萬兆上行帶寬,分體AP接入宿舍房間內,實現360度無死角覆蓋。
成果共享:
在保證核心網絡可靠性和易擴展性的基礎上,實現萬兆骨干帶寬,同時針對差異化場景合理選擇AP款型,真正實現無死角覆蓋,保證了師生的極速上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