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上海就上線了無人清潔車隊,這個車隊凌晨來那個店自動發車,遇到障礙物回繞行,還能識別紅綠燈,結束清掃后自動到垃圾停車。更重要的是,完成這些工作僅僅需要2小時,比人工要快很多。
這兩天,深圳又上線了AI交警,通過AI面部識別,針對外賣、快遞等特殊行業人員闖紅燈、非機動車進入機動車道行駛的效率比人工要高很多。
就連劉強東也也公開放話:“未來的京東不需要人類員工。”這就讓人們產生了擔憂,機器人會像電影一樣取代人類嗎?未來自己的工作還需不需要人工?其實有一些行業是很難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也就是AI時代的“鐵飯碗”。
-
情感類工作:人與人的共鳴難以取代
比如心理咨詢師。
機器這種異類雖然對于咨詢者來說可能會更獲信任,但人類只有面對人類的時候才會更加信服。咨詢者常常會因為思維混亂而導致描述混亂,這些對AI的理解都會造成混淆。
機器通常是根據數據和規則來計算一切,而不管多么理性的人類總會做夢,會聯想,會有抽象思維。AI是很難代替感情的。
-
創造類工作:人類得天獨厚的才能
機器很容易做到臨摹,甚至連臨摹拓展設計都不可避免地被取代了。
但是創意設計和設計趨勢的創造,卻是機器所難以做到的。一些有啟發性的創意是機器不能理解的,人類的心靈跟蹤式過分微妙,看到相同的畫面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想法。
藝術的存在就是為了宣泄個人情感,不同的經歷會產生出不同的作品,人們總能夠從不同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鳴。機器沒有被大眾認可的經歷,就創作不出被人認可的作品。
-
AI相關新興行業:為AI服務使我們的使命
例如機器人飼養員。
阿里巴巴智能服務事業部曾經招聘過“機器人飼養員”,這也證明了人工智能時代,隨著機器人的普及,為它們服務的行業也會逐漸增加。盡管更新換代將會很快,但這類行業仍是未來工作的大熱門。
-
AI程序員:人類***的城墻
如果未來有一天,AI程序員也失業了,那證明已經沒有需要人類才能完成的工作了。
人工智能能夠對自己的代碼邏輯自行升級,也就是說,人工智能可以開發人工智能,那就是***的人工智能了。這時候,可能不僅僅是工作不需要人類來做,這個世界可能都不再需要人類了。
不過目前來看,***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職業一定是重復性的體力工作。如果一份工作可以帶來各種各樣的挑戰和新的技能,需要思考才能夠完成,那它一定不會很快就被AI取代。如果一份工作很長時間也不能帶來能力的提升,那就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