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到底是一夜暴富的法寶,還是千金散盡的禍害?
作為當今的互聯網人,區塊鏈一詞就在日常工作中早就司空見慣了。而不少剛剛進入行業的新手也能夠在大咖的各種談話中捕捉到區塊鏈的身影。但是這區塊鏈到底是什么?聽說玩它都一夜暴富是不是真的?還是說這徹頭徹尾的是一場騙局?
首先,百度給出的區塊鏈概念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算法。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像一個數據庫賬本,記載所有的交易記錄。這項技術也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逐漸得到了銀行與金融業的關注。他的基礎構建模型:一般說來,區塊鏈系統由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組成。 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于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場景,其中兩大重要應用場景:物流和防偽溯源,直到目前,離能真正落地距離尚遠。原因在于,這兩大場景的重頭戲都在線下信息、數據的可追溯、可記錄,以及不可篡改,區塊鏈對此實在鞭長莫及。
區塊鏈掙錢嗎?答案是肯定的。區塊鏈割韭菜嗎?答案也是肯定的。
就拿區塊鏈中的明星項目Power Ledger來說,這個源自澳洲的能源區塊鏈項目能通過ICO募集了3400萬澳幣(人民幣約1.64億),獲得了1.5萬人的支持,其炙手可熱背后,其實基于一個事實,就是澳洲大力發展分布式能源,但那些居民“小生產者”(或更專業的說法為生產即消費者),卻沒有足夠動力來交易多余電力,為此,Power Ledger設計了一套聰明的區塊鏈解決方案,能激勵他們上鏈實現交易。Power Ledger的區塊鏈平臺預計2019年才會上線。但是,隨著數據訪問的進步,安全已經成為了***的令人擔憂的問題。由于發布廣告成本的增加,廣告商們變得更加積極。他們的空間減少以及所導致的收入和盈利機會減少意味著他們發布的每一個廣告都需要奪人眼球。Google已經開始實施取代傳統廣告界限以及與限制彈出或誤導性廣告的自由市場相悖的規則,我看到網站和廣告商由于競爭和市場規律而拒絕進行自我調整。線上廣告市場無法接受單一的方法和目標,最終會自食其果。
區塊鏈作為一個強大的工具,其強大之處不僅是因為技術,而且是因為很多有才華的人投入了這個領域,導致這個技術的能量被放大。至于區塊鏈的能量到底是造福于社會還是割韭菜?讓世界更加動蕩還是讓社會更加和諧美好,都是有可能的。正向而言,因此更多善良的人進來并達成更多的共識,國家層面有更多的立法、限制和規范,最終可以實現用這個技術給更多的人機會;負面而言,更多貪婪而不計道德的人會進來切分財富,甚至可能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人還會用這一新技術實現犯罪和恐怖主義都是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