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云計算產業政策,暢想云計算美好未來——第七屆中國云計算標準和應用大會盛大召開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當今,云計算幾乎改變了整個 IT 產業格局,各種類型的企業紛紛擁抱云計算,迎來了市場收獲期。為了更深入地解讀國內云計算產業政策,展示我國云計算國家標準研制工作的成果,報告云計算標準化工作的重要進展,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辦、51CTO承辦的“第七屆中國云計算標準和應用大會”于1月5日在北京隆重閉幕。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以下簡稱“電子標準院”)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事業單位,是國家從事電子信息技術領域標準化的基礎性、公益性、綜合性研究機構。電子標準院以電子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為核心,面向政府提供政策研究、行業管理和戰略決策的專業支撐,面向社會提供標準化技術服務,并與多個國際標準化組織及國外著名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為標準的應用推廣、產業推動和國際交流合作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此次中國云計算標準和應用大會與歷屆相比,是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會議歷時2天。除大會主會場外,還特別設置了六大主題論壇 ,包括云基礎架構及實踐論壇、產業轉型與創新論壇、工業云應用論壇、開源技術培訓專場、開源與容器技術論壇和云網安全與存儲論壇,參會規模達1500人次。
主會場
主會場
4日上午九點,大會正式開始。大會由電子標準院孫文龍副院長主持,在熱情洋溢的主持人致辭后,電子標準院趙波院長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辭。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孫文龍副院長
云計算已經逐漸成為信息化工作的剛需
趙波院長表示,在萬物互聯和數字化轉型蓬勃發展的時代,云計算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代表,已經逐漸成為信息化工作的剛需。在工信部信軟司、國標委工業二部的指導和支持下,電子標準院按照國發〔2015〕5號文、《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和《云計算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等政策文件在標準化方面的要求和工作部署,持續穩步開展云計算標準化工作,以標準化為核心抓手,積極推動我國云計算生態系統建設和產業發展。隨后,趙波院長介紹了電子標準院2017年在云計算標準化方面所做的工作。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趙波院長
趙波院長指出,在2017年,電子標準院在上級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和成果。在政策制定和實施方面,支撐工信部信軟司制定《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并配合在全國3個省市開展宣貫活動。在標準研制方面,推動4項國家標準發布,2項工業云國家標準立項,截至目前,已發布云計算國家標準13項,20余項標準在研。在標準應用方面,支撐信軟司依托ITSS分會制定發布《云計算服務能力符合性評估實施細則(試行)》,并面向14家企業的16項云服務提供了云服務能力評估服務;同時,依托電子標準院獲得CNAS認可的云計算產品測試能力,為11家企業的32個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了測試服務;在國際標準化方面,成功承辦ISO/IEC JTC1 SC 38(云計算和分布式平臺分技術委員會)第15次全會,推動云服務計量計費研究組;在團體標準方面,電子標準院積極配合國家標準化法改革的要求,開展云計算開源團體標準化建設工作,組織制定并發布1項團體標準,1份開源技術白皮書,并且2016年發布的《基于開源技術的云計算系統實現指南》成功入選工信部2017年團體標準示范應用項目;為推動團體標準的落地應用,還基于開源標準為8家企業提供了開源解決方案的標準符合性測試服務。
云計算是信息化發展的重大變革和必然的趨勢
工信部信軟司李穎巡視員在之后的講話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當中強調,建設現代化的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這是黨中央立足全局面向未來做出的重大戰略抉擇,也是我國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發展的行動指南,要深刻領會習總書記關于發展實體經濟的戰略思想,按照十九大報告的總體要求和部署加快制造強國網絡強國的建設步伐,推動實現經濟發展由數量和規模擴張向質量和效益提升的轉變。
工信部信軟司李穎巡視員
標準化是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技術依據
國標委工業二部的戴紅主任在講話中表示,標準化是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技術依據,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當中起著服務創新規范市場的作用。2017年新頒布的標準化法于今年的1月1日正式實施,新標準化法的實施將有利地促進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利于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有利于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同時戴紅主任對電子標準院從標準工作機制、統籌推進國內國際標準化工作,以及落實新標準化法中關于標準實施反饋等新要求三個方面提出工作建議。
國標委工業二部戴紅主任
隨后,大會公布第二屆中國云計算開源優秀案例評選結果并舉行頒獎典禮。(獲獎名單見文末)
頒獎現場
大會同時發布了由中國開源云聯盟牽頭起草和發布的團體標準《企業級容器云平臺技術要求》和《分布式存儲Ceph技術及應用白皮書》。
發布環節
并發布首批通過云計算開源團體標準符合性測評以及第五批云計算產品及解決方案測評證書。(名單詳見文末)
主論壇下半場由電子標準院軟件工程與評估中心主任周平主持。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軟件工程與評估中心 周平主任
國家高度重視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產業發展
李琰處長從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現狀、《行動計劃》主要內容及相關落實工作以及加快推進企業上云等方面,對去年工信部印發的《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進行詳細解讀。
工信部信軟司 李琰副處長
李琰處長表示,國家高度重視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產業發展。從2015年到現在短短三年時間出臺了很多支持和鼓勵性的政策。在國家政策引導和業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云計算經過將近10年的發展,從概念導入期進入到廣泛普及和應用繁榮的新階段,IaaS得到廣泛認可,云存儲、云主機成為主要應用形式。PAAS是業務創新的平臺,在SAAS領域這種用戶也非常多。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云計算骨干企業收入都呈現出繼續翻倍增長的態勢。
京東楊海明:從能力輸出到技術賦能
京東集團CTO體系首席架構師楊海明發表了題為《從核心到邊緣》的主題演講。
京東集團CTO體系首席架構師楊海明
楊海明從京東信息化發展進程講起。目前,京東擁有全國范圍內的IDC,自建的POP節點和遍布全國的CDN網絡。多線的運營商網絡,結合網絡的云存儲,這些都是京東強大的基礎設施服務能力。
楊海明提到,京東第一個自建數據中心是位于宿遷的京東華東數據中心一期,整體由4個模塊和1棟綜合大樓組成,總占地面積將近6萬平方米,交付機柜6000臺。二期將再建設5000臺高容量機柜,建設全部投產后可以容納30萬臺服務器,將成為亞洲地區最大的企業數據中心群之一。京東宿遷數據中心的建設,二期將采用世界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應用技術,能效比在同緯度條件下,可以做到世界最高水平。京東已經從一家能力輸出公司成功轉型為技術賦能公司。
思華曹敬濤:軟件定義存儲助力云計算
上海思華產品總監曹敬濤帶來了《軟件定義存儲助力云計算》的主題演講。
上海思華產品總監曹敬濤
思華成立于2000年,專注于大視頻解決方案和云計算產品的研發和服務。曹敬濤在演講中重點講解了基于軟件定義存儲的MegaBric產品。面對傳統存儲的諸多痛點:難以靈活應對數據結構變化和增長;單點服務,性能和擴展瓶頸;投入和運維費用龐大,難以循環利用;規劃復雜,部署復雜。MegaBric滿足分布式集群存儲需求,替代傳統的存儲,大容量、低成本、分層存儲、分布式橫向擴展,實現對象、文件和塊統一存儲,滿足不同業務場景下的存儲擴展需求。
作為國內云計算領域的重要會議之一,本次大會吸引了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共同參與。在4日下午和5日上午的分論壇中,來自產、學、研、用各領域的高端人士進行了全方位的實踐分享,為與會嘉賓帶來了精彩紛呈的知識共享!
第二屆中國云計算開源優秀案例評選結果
第一批通過中國開源云聯盟團體標準測試企業
中移(蘇州)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政企客戶分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武漢烽火信息集成技術有限公司
湖北省楚天云有限公司
第五批云計算產品及解決方案測評證書
中科睿光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曙光信息產業(北京)有限公司
城云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廣東三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國信新網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優思得云計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研究所
濟南浪潮數據技術有限公司
浪潮軟件集團有限公司
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