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陰明: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構建技術行業的陪伴式產品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一個沒有完整工作經驗,只專注于學術圈的90后學者,憑借自己對互聯網圈的理解、對開發的熱情和對創業的執著,先后完成了三次創業,并最終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嘗到的創業的甜頭,他就是今天筆者采訪的對象,來自掘金的創始人——陰明。
從畢老師到掘金,陰明走過的創業之路
陰明的***次創業從一個叫畢老師的互聯網小產品開始,按照他的說法是當時做這個小產品時完全就是出于對互聯網的興趣,特別是看到很多互聯網產品雖然很火,但缺乏一些小工具,加之當時全球正在掀起創業的熱潮,種種原因加在一起,就萌生了做一個互聯網產品的想法。
陰明告訴記者,因為當前自己正在申請學校,同時看到很多同學也在申請學校,就想知道同類學校或者同學之間的申請結果,發現這個需求可以通過產品很好的解決,于是開發了“畢老師”這款產品。雖然這個產品并不是很成功,也完全沒有思考運營、增長和商業化之類的,但機緣巧合之下還是被投資人看到了,也給了回國創業的建議。當時,正是國內創業風口浪尖的時候,融資相對比較輕松,加之自己對創業的執著,就回到國內,開始正式創業。
“稀土”是陰明回國創業后的首款產品,是一個人才推薦產品。陰明表示,當時很多創業公司招人很麻煩,但是開發者卻都在找工作,兩邊需求都非常旺盛,那為什么沒有很好的匹配上?因此,就開發了一個叫“稀土”的產品,雖然水平仍然不夠高,也不算成功,但相對于“畢老師”,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陰明的第三次創業項目是掘金產品,也是目前正在經營中的項目。陰明告訴記者,掘金是一個非常接地氣的產品,它解決人們的閱讀訴求、提高了閱讀效率,因此從難度、緯度上都更符合個人的產品能力和創業能力。據了解,掘金目前已經更新迭代到了第三個版本,真正達了一個面向需求創業的水平。
圍繞用戶需求,打造行業重要的流量分發入口
掘金是行業內容的一個分發產品,一方面能夠讓用戶在訪問掘金時可以看到自己想要的內容;另一方面為技術博主提供一個新的流量入口,讓他們能夠舒服的進行創作,并與用戶進行交流、互動。這兩點是掘金區別于其它平臺的***差異化。陰明認為,掘金很大的訴求來源于公共流量的消亡。一是目前的趨勢是內容過多,用戶無法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因此分發效率成為用戶非常重要的需求。二是面對搜索引擎等類型的產品進行流量分發時代的徹底終結和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的流量模式對行業服務質量不高等難題,技術博主急需尋求一個新的流量入口。這就是掘金在做的主要事情。
“我們希望掘金圍繞用戶訴求,成為行業很重要的流量分發入口,希望可以成為開發者每天獲取基礎內容的一個平臺,這是我們基礎。”陰明告訴記者,從用戶角度來講,一個內容能帶來多少流量,這是判定內容好壞的根本,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從當前來看,整個前端的內容都不錯,活躍度非常高,這也是掘金平臺上現在活躍度***的一個品類。此外,區塊鏈內容品類的活躍度也非常高,雖然它的技術內容非常小,小到還不如一個火一點的前端或者活動框架的消費人群,但它的活躍度還不錯。當然,對于后端、運維等等品類,雖然擁有非常大的基數,但是內容活躍度并不高。
除了用戶需求之外,對于創造內容的技術博主來講,他們一方面希望有人消費,另一方面還希望有用戶可以得到相應的積極反饋,不管是討論、問答、粉絲甚至是潛在職業上的訴求。因此,在產品的運營上,一方面我們針對不同的內容類型安排專業的人員進行運營,另一方面我們會把流量給到一些內容水平高,產出量高的作者,讓他在掘金的流量盤子里得到應有的流量,這樣他的流量一直在穩定增長,也就相當于我們在運營一個完整的作者。
“我們的愿景是希望成為技術行業一個陪伴式的產品,一個開發者從最早期的初學者開始,到最終在掘金這套產品體系里面培養出來并進入到行業里,然后不停地消費專業內容,甚至是花錢看內容,***他們能有一些職業上的訴求在掘金的平臺上完善或完成。”陰明如是說。
掘金小冊,在線閱讀的試點產品
讓用戶更容易找到想要的內容,讓創作者的內容能夠找到更好的閱讀者。那么,如何讓創作者獲得應有的收入和回報呢?實際上,掘金平臺的掘金小冊,就是一個試點的在線付費學習閱讀產品。而這個產品,僅僅上線一周,就賣出了一千多冊,達到了一個比較好的銷量,由此可見用戶對在線付費學習模式的認可,對掘金的認可。
早在幾年前,很多主流的公司就已經推出了在線學習技術的平臺,但現在回頭來看,真正成功的并沒有幾家。陰明認為,在線培訓和在線教育本身是一個信任的問題,不是一個模式,如果沒有信任,再好的資源也不會成功。只有通過和學習技術的用戶建議信任關系,才是這個行業良性發展的基礎。
陰明表示,我們正處在一個非常好的階段,未來三到五年內人們通過線上平臺進行數百元或者上千元的技術培訓的時代將會正式來臨,希望掘金可以成為在這個行業變革中比較有價值的一家公司。
“我們不敢說我們會成為領頭羊,是因為我覺得有幾家公司的體量到規模到狀態都比我們還是好,我們還是一家比較小型的公司。我希望我們在這個商業模式變化當中別做錯、把這個模式跑通,把我們的能力塑造起來。”陰明如是說。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