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的價值終將超過土地價值
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大數據正在發揮著巨大作用。數據的挖掘和應用,將產生新的動能,數字經濟的價值終將超過土地價值。
土地曾經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根本,是戰略性基礎資源,其關乎民生國計,對社會政治、經濟有著深刻的影響。然而,土地資源有限,依靠土地來推動經濟向上增長并非長久之計。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大數據的出現為新時期發展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活力,為國際競爭、技術創新、經濟發展及社會治理開辟了新路徑。未來,大數據將取代土地,成為國家發展的關鍵性基礎戰略資源。
大數據正在改變各國綜合國力、重塑未來國際戰略格局。國家競爭戰略正從對土地、資本、人口、資源、能源等的爭奪轉向對大數據的爭奪。“數據驅動”成為新的全球大趨勢。
當前,大數據正日益對全球生產、流通、分配、消費活動以及經濟運行機制、社會生活方式和國家治理能力產生重要影響。為搶占大數據先機,增強國家在大數據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各國紛紛出臺大數據政策,頒布戰略規劃進行整體布局。同時,進行大數據人才培養、產業扶持、資金保障、數據開放共享,為本國大數據發展構筑良好的生態環境。
未來,大數據使得強國與弱國的區分不再僅僅以經濟規模和經濟實力論英雄,而是在一定程度看一國大數據能力的優劣。基于此,大數據已成為未來國家競爭的關鍵資源。
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的飛速發展和創新應用,我國政府提出要擴大政府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政府、企業等紛紛強化大數據處理能力,探索大數據應用服務。大數據已成為科技創新領域的新動力。
以國內領先的大數據資產運營商九次方大數據為例,其圍繞各行業的特性需求和不同用戶的個性化應用需求,不斷地創新出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從豐富、多元的基礎平臺,到靈活穩定的標準平臺;從特色化、私人訂制的用戶平臺,到便捷、易用體驗的用戶接入,打造了一個完整的大數據產業應用閉環綠色生態圈。
目前,中國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手中。政府掌握的數據涉及到經濟、氣象、交通等多個方面。大數據不僅可以用于指導農業生產、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同時還可以應用于政府治理中的各個環節,如,精準扶貧、安全監管、醫療應用研究、環保等。
無論是國際競爭、技術創新,亦或是經濟發展及社會治理,在可預知的未來,大數據將承擔起與其核心價值相匹配的重任,發揮其重要基礎戰略資產的更深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