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云市場持續火熱 IBM軟件服務一枝獨秀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早在2014年IDC數據就預測,未來云計算市場混合云將占據整個市場的67%。從那一刻,包括IBM、VMware、AWS在內的行業巨頭紛紛將混合云作為未來的業務方向。
云計算發展初期公有云價格優勢相當誘人,性能、空間隨時隨地擴展;運維方便;TCO低……既方便又快捷,紅極一時。時至今日,這依然是公有云賴以生存的核心競爭力。但隨著市場偶有爆出公有云服務商存在安全問題的爭議后,公有云在用戶腦海中便多了一層陰霾。相對公有云,私有云對于數據控制權擁有絕對的優勢,并且在硬件性能利用率上要遠高于公有云。但搭建大型私有云的成本是眾多企業不可承受之重。且如果企業業務無法保持私有云的高利用率,企業難以控制后期TCO成本。
無論是公有云或私有云,都無法通過單一模式為企業提供***服務,這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催生了混合云市場,企業永遠希望“小成本,干大事”,取兩者之長,優勢互補。
運用混合云模式后,企業似乎在繼承了公有云的強大計算能力、低TCO、IT快速反應能力等優勢同時,又兼備了私有云對于數據安全的強控制力。混合云模式下,企業可以根據應用需求選擇公有云還是私有云環境,哪種環境更適合此應用,便開啟此種云環境。不用的,便可關閉節省成本,可以更靈活地調用資源。除此之外,混合云具備可以更充分利用容器技術;資源實現自動化;硬件成本價值***化等優點,這一切看上去混合云簡直太***了。
但,如何打通公有云與私有云?這是企業飽受困擾的難題。
公有云、私有云上都存儲著龐大的企業用戶數據。企業希望能夠做到私有云作為我的數據庫,存儲我大量的數據,公有云作為我的計算中心,這就需要一種紐帶來貫通公有云、私有云。而要達成數據共通,實現這一切的主要難點在于實現存儲虛擬化。目前市場主要依靠技術領先廠商提供軟件虛擬化軟件服務。
談到混合云存儲虛擬化軟件就不得不提IBM,其Spectrum Virtualize是最早提出混合云存儲概念的軟件,其早期以SVC的名稱示人,就備受矚目。在IBM將軟件單獨作為銷售業務后更名為Spectrum Virtualize,作為光譜存儲軟件家族中的一員,重登市場。其主要功能便是對企業存儲進行全面虛擬化。
Spectrum Virtualize起初只針對少數硬件產品型號,但目前全面開放,根據資料顯示,可支持400多種磁盤陣列型號,十分強大。在功能上除了支持數據加密、壓縮、分層、自動精簡配置一般的基礎功能外,它支持直接將本地數據向云上進行快速遷移,這對于混合云架構的企業而言十分方便。另外一個較為亮眼的功能就是,它支持虛擬化網關管理兩個存儲之間可以通過鏡像的方式實現:即使后端出現故障,依舊可以保證前端實體卷服務正常。
對于企業而言,更值得關注的還有投資回報率(ROI)。IBM Spectrum Virtualize購買的方式比較多樣,支持***許可或按月計算以及按容量購買等等。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企業簡化存儲部署相關設計,并能有效降低企業整體TCO,從而有效實現更高的ROI。
根據美國知名服務器租用/托管提供商Peer 1公司日前公布的***研究表明,混合云將在未來持續保持增長勢頭,2018年全球市場會增長三倍。這也意味著在混合云存儲軟件服務市場將存有較大提升空間,企業在設計混合云架構時,Spectrum Virtualize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但目前在存儲軟件服務市場針對混合云存儲的服務軟件并不豐富,遠沒有形成激烈競爭的態勢。除了IBM Spectrum Virtualize之外,便再難覓佼佼者。很大的原因在于,要做出一款性能強,安全又易用的虛擬化軟件本身存在著很大的技術壁壘。
熟知IBM的人對于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應該不陌生,從變賣PC到剝離X86服務器,都印證了藍色巨人的“先見之明”。加上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毫無疑問,IBM將在未來混合云存儲市場長期保持著領先優勢。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