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比云計算影響更大的下一波計算浪潮
編者按:事物的發展往往呈現出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特點。螺旋式上升意味著事物的發展趨勢不會是按照一個方向一成不變。Blockstack的聯合創始人Muneeb Ali運用了這種哲學思想,通過總結過去幾十年的計算史 認為 ,在經過了中心化(大型主機)、去中心化(桌面計算)以及再次中心化(云計算)之后,下一波計算浪潮將再次朝著去中心化演進。這將會成為比桌面計算和云計算影響更加深遠的技術革命,在這場革命中大型技術公司的勢力將會被極大削弱,而用戶將成為自己的主人。
創業者、技術投資者以及政策制定者花費了可觀的的時間用于思考計算的未來。在本文中,我將就下一波計算浪潮會是什么提出我的預測。
要想預測未來,我們首先必須理解過去
早期計算機非常的笨重,往往要塞滿整個屋子。1960年代以及1970年代的大型主機有著“中心化”的計算模式,一臺大型主機就占了一整棟辦公大樓,而“啞”終端則會把計算任務發送給大型主機。
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桌面革命是對大型主機做法的一次大規模的轉變。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家中有了計算機;他們擁有物理機器,軟件以及所有自己的數據。
然后出現了云計算。
Google、Facebook等擁有的數據中心就是新的大型主機。我們的筆記本只是屏幕而已;我們所有的計算工作都交給云端處理,而我們所有的數據到放在上面。
Wimbledon又被降格為“啞”終端了。
如此看來,下一波計算即將從云計算發生大規模轉變。云計算有兩個主要問題:(a)用戶并不擁有自己的數據,以及(b)遠程服務器是安全漏洞。通過擺脫云計算模式,比特幣等去中心化系統明確地將數字化資產交回到最終用戶手里,取消了對第三方服務器和基礎設施信任的需要。
互聯網的發展進程現在正朝著去中心進發
——Naval Ravikant(Blockstack峰會,2017年7月)
技術產業會如何隨著去中心化計算而改變呢?
去中心化計算是大趨勢,這個趨勢目前尚未得到應得的關注;但是它所可能產生的經濟、社會以及政治影響可能比桌面和云計算革命還要大。
-
我們將看到像Facebook和LinkedIn這樣的數據煙囪被解綁。 數據的所有權以及對這一數據進行貨幣化的相關能力 將會從大型公司轉交回用戶手中。
-
云存儲提供商會被降格為“ 啞硬盤 ”,用來替用戶存儲加密數據。云存儲提供商相互之間想要實現差異化將變得非常困難。在這種新模式下,他們提供的都只是基本存儲工具。
-
用戶將開始擁有 (個人)云服務器 ;這種服務器可以24/7全天候在線,當用戶離線時代表用戶采取行動。運行安全、個人化的云服務器將會變得像使用Google Docs和Dropbox等目前的云服務一樣容易。
-
出于安全的理由, 軟件公布源代碼 幾乎將會成為一項先決條件。運行閉源的“黑箱魔法”式的軟件會被認為是安全危害。
-
協議的 加密令牌 將會變得像軟件許可和云服務的服務條款一樣的無所不在;要想在去中心化計算中使用軟件你需要有相應的令牌。
-
加密經濟將重塑 技術公司的整個生命周期 。目前情況下,他們的生命始于沙丘路終于華爾街。但很快他們就將隨時隨地冒出來,并且終結于令牌交換。
-
計算機安全工程師,應用加密學者以及分布式系統工程師將會成為技術產業趨之若鶩的專業人才,為此也會成為大學的熱門專業。
而我本人則對這下一波的計算浪潮感到極端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