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驅動創新 轉型擁抱未來 2017中國石油石化信息技術峰會7月6日在大慶召開
7月6日,華為聯合中油瑞飛、石化盈科共同舉辦“數字驅動創新 轉型擁抱未來——2017中國石油石化信息技術峰會”。近400位石油石化行業的專家、客戶及合作伙伴云集石油之城大慶,就當前行業信息化現狀、演進趨勢、優秀實踐等主題展開交流和分享,共同探討我國油氣行業信息化發展的未來之路。
石油石化行業信息化一直走在央企的前列,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為代表的國內油氣企業,都提出把面向集團公司ERP應用集成、云數據中心建設、信息共享服務中心、擴展的物聯網作為其十三五信息化建設規劃重點,思考如何助力企業高效運營、促進兩化深度融合。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賈超、華為企業BG中國區大企業業務部部長姚茳為大會致辭。埃森哲戰略部董事總經理李廣海、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信息管理部領導、中油瑞飛技術總監劉奇峰、石化盈科智能制造副總經理孫延吉、華為云計算解決方案架構師余國華、華為企業BG中國區大企業服務部部長程志強、大慶油田技術總監趙占領、GE中國區首席技術官吳平川等發表主題演講。
大會盛況
賈超指出,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的指導意見,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通過打造兩個平臺、培育三個模式、增強三個能力和落實七項保障,協同推進“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雙創”,探索兩化融合中國方案。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是破解工業轉型升級難題、持續工業發展的需要,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積極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與社會各界共同打造兩化深度融合的制造業新生態,推動企業積極把握發展新機。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賈超
姚茳指出,當前以移動寬帶、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ICT技術,正在成為各個行業加速轉型的引擎,ICT基礎設施已經由過去的支撐系統向驅動價值創造的生產系統轉變,“數字驅動創新,轉型擁抱未來”,云計算和智能制造,未來必將成為石油石化行業信息化發展的兩大引擎。
華為聚焦ICT的基礎設施,提供業界領先的解決方案,引領企業面向未來云化的信息化轉型。在中國,90%以上的央企與華為合作,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石油石化大型企業;在全球財富五百強中有172家選擇與華為合作,在前一百強中有43家選擇華為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合作伙伴,包括工行、建行、TCL、奔馳、大眾等世界知名公司。
華為企業BG中國區大企業業務部部長姚茳
李廣海指出,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遠遠超出了人類的想象。計算機能夠飛速地學習,人類幾代人、幾十年的學習,計算機可能在幾年甚至幾天之內就可以完成。機器人只是物理上的人工智能,未來的人工智能已經不再局限于此,而更多地將是體現在虛擬,或者說是計算上。在未來,我們在與其他企業打交道時,可能第一次接觸的都是虛擬的人,因此,企業需要把人工智能作為發展的核心領域。
埃森哲預測,5年之內,會有超過半數的客戶會依據企業人工智能的發展水平來選擇企業的服務,而再不是傳統品牌形象;7年之內,大多數界面將不再配備屏幕,并被整合到日常活動當中;10年之內,數字助手將無處不在,幫助員工全天候開展自身工作,同時通過在后臺默默運行來為工作互動提供支持。
埃森哲戰略部董事總經理李廣海
中國石油信息管理部領導指出,多年來,中國石油一直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累計建成了一批精準的信息系統,搭建了集中統一的平臺,實現了信息化從集中向分散、從分散到集中的兩次階段性跨越,正在邁向共享、智能的新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強化信息化,不斷增強投入產出的理念,加強信息化價值管理,追求企業業務價值最大化。目前,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信息化價值的評價方法體系,并且進行了初步的運用。
劉奇峰演講指出,2017年中國石油集團信息化工作會議上,集團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提出了建設“共享中國石油”的這樣一個理念,那么如何推動共享中國石油的建設,正是要靠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加快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這樣一個步伐,做大做強數字經濟,創新工作理念和工作來最終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
中油瑞飛技術總監劉奇峰
談到智能工廠,孫延吉介紹,石化工業智能工廠是石化行業提質增效升級、創新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流程型智能制造的重要內容。2013~2015年,石化盈科完成了4家試點建設,初步形成智能工廠框架;在2016~2018年左右,將完成10家企業推廣建設,形成智能工廠2.0;而預計在2019~2025年,石化盈科將在20家千萬噸級大型煉化企業全面推廣,打造智能工廠3.0、4.0。
石化盈科智能制造副總經理孫延吉
余國華在“塑造云時代,鏈接企業的現在與未來”的演講里指出,擁抱公有云,打造公有云生態,就是要匹配企業客戶的需求,華為致力于解決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當中的問題,不但支撐重量型業務,同時也打造開放的生態,整合五百多合作伙伴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同時不僅僅提供云服務,還提供解決方案。
華為云計算解決方案架構師余國華
程志強在“創新人才培養,為油氣信息化轉型保駕護航”主題演講指出,從企業的長期發展來看,人才培養是重要和緊迫的,華為三十年來累計培養人才超過了兩百萬,高峰期有三千到五千的人在全球接受培訓,我們在全球大概有45個培訓中心。大慶油田信息公司和華為公司在人員培訓開始于2013年,經過4年雙方共同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團隊的整體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也可以說是知識轉化為了真正的生產力。
趙占領介紹,大慶油田信息技術公司目前是承擔多個信息化重點項目,這些項目技術標準高、任務量大,對人才或者人才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幾年的發展,在集團和油田各級領導的支持下,項目的各項工作目前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過與華為的合作,在人才培養團隊培養方面,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華為企業BG中國區大企業服務部部長程志強
在下午舉行的”數字化分論壇”、”轉型分論壇”上,來自GE、中石化、大慶油田、霍尼韋爾、斯倫貝謝和華為的演講嘉賓分別就面向IT、網絡基礎設備、板塊智能化等主題進行了分享。
在轉型分論壇中,GE中國區首席技術官吳平川在發言中表示,對于油氣上游行業,如何提高資本利用效率和收益能力、最小化停機時間、降低邊際成本,是眼下最關鍵的挑戰。目前,全球平均采收率約為35%,平均停機時間13%,50%的從業人員將在未來5~10年內退休,而95%的采集數據從未被使用,企業應積極分析找出數據和工作流孤島中隱藏的生產率提升空間。
會議特設超400平米的展廳,以油氣行業方案區、服務區、創新區、合作伙伴區、案例區等場景主題,共同暢想智慧能源。
目前,華為與石油石化客戶的合作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在中國石油,華為的網絡、服務器、存儲、傳輸、接入、無線等產品已在中石油各類信息系統廣泛應用,大數據解決方案也開始為中國石油服務,應用于集團四大數據中心和多個核心業務系統;在中國石化,華為已成為領先的IT產品供應商,在智能制造云平臺與中國石化開展了聯合創新,并在企業IT架構咨詢、智能工廠、EPBP一體化開發平臺、油氣生產信息化等領域不斷突破;在中國海油,華為持續提供廣域網、數據中心網絡產品、IT設備,服務于勘探核心業務領域。華為已成為中國石油石化行業客戶ICT建設最緊密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