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6人參加的算法大賽,給京東帶來了些什么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今年的3月中旬,由京東和英特爾聯合主辦的JData算法大賽正式拉帷幕,這不僅是國內首次舉辦的算法大賽,也是最接近實戰應用的算法大賽。從“高潛用戶購買意向預測”的賽題中可以看出,這次比賽以京東商城真實的數據(脫敏后)為基礎,通過數據挖掘的技術和機器學習的算法,構建用戶購買商品的預測模型,輸出高潛用戶和目標商品的匹配結果,為精準營銷提供高質量的目標群體。也就是說,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結合京東提供的大數據,去揣測用戶購買某款商品的意愿,把有可能下單的用戶找出來。當然,對于用戶來講,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應用,將會提升您的購物體驗,讓您更加輕松的購買到自己的商品。
經過二個多月激烈的角逐,6月6日,JData大賽總決賽在京東集團上演,“魯班七號”、“藍鯨”、“MOMO”、“我很難受”、“簡單的電腦”、“rm-rf”、“Air Force”、“國服第一預言家”、“ymyd”、“逆風的飛翔”十支隊伍參與了冠軍的爭奪,最終“魯班七號”獲得冠軍,獨攬30萬元巨獎,其他兩支隊伍“藍鯨”和“MOMO”分別獲得亞軍和季軍,各有10萬元和5萬元獎金入賬。
大賽的優秀方案被京東所用
向技術轉型是劉強東提出的京東轉型的目標,本次JData算法大賽產生的優秀案例,是否是被京東拿來所用,特別是在京東618大促前期,這些優秀的案例在大促當中是否會有體現?
京東商城總架構師基礎平臺負責人劉海鋒明確的告訴我們當然會有一些體現。但他同樣表示,京東不一定會直接用選手的算法,他們很多的思路非常值得借鑒,因此大賽對于參賽選手來講是一次比賽,對于京東技術人員來講則是一次非常好的交流和學習的機會。他表示京東即有海量的數據,又有尖端的問題。京東把這些問題提煉出來,借助京東海量的數據讓參賽選手參與其中,通過大賽拉進工業和學術界的距離,讓社會了解這些技術,創造交流和學習的機會。
據悉,JData 涌現的優秀算法,預計將使 6.18 大促的銷量預測準確率提升 10% 以上。
通過比賽吸納優秀技術人才
緊貼核心電商業務,不盲目跟風布局。逐步吸引 AI 算法人才,實現“向技術轉型” 的目標,這是京東JData算法的主要目的。京東招聘總監李慶慶用 “史無前例” 來形容京東對技術人才的重視程度。她表示京東技術員工總數已逾 8000 名,并自去年招聘了超過 20 名頂尖高校的博士生。
劉海峰表示,京東JData比賽是把真實的,非常難解決的問題拿出來,讓整個社會都廣泛的參與,這不但能夠擴大京東的影響力,并幫助招聘的附加值。京東商城交易平臺高級總監王曉鐘則表示,通過大賽形式的學習與交流,可以讓京東了解一下業界的整體水平,學習借鑒他們優秀的解決思路和方法,這是其一。另外,京東希望通過比賽,引進更多的算法人才,提高京東技術團隊的整體水平。
參賽選手的水平讓人刮目相看
既然比賽的目標是引進人才,那么此次參賽選手水平如何也成為一個比較熱的話題,特別是與國外的選手相比,中國的算法人才處于什么樣的水平,大家都非常關注。
談到本次參賽選手的整體水平,劉海峰表示高校的很多技術人才水平相當高,本次大賽90%的入圍選手來自于高校,這也充分體現他們的實力非常強。劉海峰表示,從基本算法能力上高校與京東技術團隊并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公司技術團隊在對業務的理解和認知方面有著更多的優勢。
王曉鐘則通過一組數據展示了參賽選手的整體水平,從進入TOP10的參賽組合預測的購買意愿準確率達到30%。30%是業界的一個很高的水平,不能說極限,但很難突破了,只有在具體業務場景下才能突破,這個成績有點出乎意料。王曉鐘如是說。
京東商城的研發交易平臺數據科學家李凱東則表示,國外的選手大都是業內專家,而中國的比賽大都是學生參與,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雖然中國的算法起步相對較晚,但中國的選手是特別有朝氣。雖然國外有非常強的積淀,參賽的選手實力很強,但中國有更廣闊的土壤,未來國內的環境一定會會比國際更好,中國未來一定會成為數據挖掘世界的標桿。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