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京東、萬達、麥當勞紛紛下沉, 三四線城市會重新崛起嗎?
4月28日,京東云濱州數據中心啟動儀式,濱州市委書記、市長等一行領導干部均參與,可以看出當地對于該項目的重視度。
官方資料顯示,京東云濱州數據中心計劃于2017年12月底建成運營,將作為京東云全國數據中心重要節點,并成為京東在整個環渤海經濟圈相關產業的支撐中心、云服務業務承接中心。
一個默默無聞的黃河邊小城,忽然得到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垂青,讓當地人和外地人都很詫異。
這是一個標準的四線城市
濱州,位于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腹地,轄濱城區、沾化區、惠民縣、陽信縣、無棣縣、博興縣、鄒平縣五縣二區和濱州經濟開發區、濱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北擁渤海,黃河橫穿而過。
根據《第一財經》的最新研究結果,濱州屬于四線城市,全國與之同類型的城市還有89個。
濱州是兵圣孫武的故鄉,誕生過北宋明臣范仲淹、康熙皇帝的老師杜受田、清代白蓮教領袖唐賽兒以及傳說中與七仙女并結連理的董永。另外,幫助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的范蠡最后攜西施歸隱就是濱州。這里有全國保存最完成的地主莊園——魏氏莊園,還有斥資5億元興建的孫子兵法城。
雖然2015年9月濱州才通客運火車。但是2021年這里濱州將有一條國家級高鐵線路和一條省級高鐵通過:高鐵京滬二線和濟濱城際。
各類互聯網應用早已普及
濱州的產業結構是農業、農副產品加工和輕工業及服務業。媒體報道,2016年當地人均收入是4065元。
向往城市便捷生活卻又對城市管理秩序保持鄙視是當地很人的態度。
在這個城市核心商圈的高檔小區里,很多業主以不交物業費為榮。他們一邊抱怨鄰居夜里聲音大、電梯里面垃圾多、小區亂停車,一邊見縫插針的隨便停車,不顧鄰里休息時間大聲放著音響,在小區群里大聲辱罵阻止TA們隨手扔垃圾吐痰的鄰居。
微信和支付寶早已經普及,今日頭條是很多人手機上必備APP,淘寶網購幾乎人人皆知,京東已經送貨到村,唯品會也成為縣城白領主流應用,快手更是當地大部分年輕人手機上必備的視頻應用。
萬達在去年開了第一座商場。
這里也曾經發生過出租司機停工抵制滴滴網絡約車的事件。當然更有人在集市上以10元價格叫賣全新的快遞盒子、市民用橡膠制品冒充5個外星人、花10塊錢看“花瓶少女”等啼笑皆非的新聞和騙術.......這些都是“領先”全國。
舊思維與時代發展的割裂嚴重
與全國大部分地區相同,當地人對人才的價值評估與個人能力和貢獻無關,只看你的親屬或家人是不是有在政府上班的,有沒有關系托上官員和有錢人。所以在當地,標準和規則是個稀缺品,時間和效率極其不值錢。
當地的當權者及其親屬喜歡將自己的身份用各種方式不分場合的標榜出來。以下通過兩個影響范圍大的案例(并非濱州當地發生),可以簡單分析這種行為背后的原因:
2013年南方視頻曝光一個名叫欒姓的山東女大鬧廣州機場,大喊“我出事你們市長就該換“;還有2016年澎湃新聞報道,一個東北游客瘋狂辱罵三亞導游時大喊“我小兒子是省臺記者,大兒子是省xx廳的。我給你搞沒地方做(失去工作)。”
這些人的親屬可能確實是當地的權利掌控者,他們早習慣了被人攀附,也確實可能一句話就讓弱者失去某些合法利益。他們從小就以潛規則、不守規矩為榮,當來到遵循公開規則大世界時會不知所措,會認為外人故意刁難,于是就用原有權勢思維去處理。但他們親屬卻無法掌控外面大世界,因此這些人情緒失控是必然的。
就如那個段子所說:強者用權力搞定一切,只要弱者才遵從法律。這在地方上表現的淋漓盡致。找人、托關系是做事情最高效的方式,哪怕是就醫看病呢。
很多人認為外面的世界與己無關,習慣于偏安一隅。對新事物新科技不求甚解,很喜歡將基本常識錯以為是發現創造,愿意通過神鬼故事或者是敵對國家陰謀來解釋想不明白道理或人。也就是說,看到陌生的不了解的事物后,他們經常用陰謀論、超自然、成長環境中的習慣來解釋,以此來擺脫陌生、復雜、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慌。
所以,看到那個丁姓所謂女德講師,能夠講出“武警戰士抬著鐵軌讓火車在上面跑”這樣荒誕的話很好理解,因為他們的認知大多局限在多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知識結構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發展。
新技術會改變舊思維嗎?
如何改變這種陳舊的思維呢?很多人認為需要時間:隨著時間推移一點點推動人們的思維改變,甚至慢慢等著固守思維的人逐步老死。
一直從事互聯網行業的宋先生比較樂觀,他認為濱州主要是與大都市距離遠,交通欠發達,流動人口少,導致很多新技術、產品和服務普及到當地比較晚。尤其是這十多年的飛速發展,很多當地人根本沒有來得及調整過來。他預計隨著知名互聯網的入駐和高鐵的建設,將帶動當地就業氛圍轉變,吸引更多專業人才來到,從而打開人們的視野和思維。
當然,他的幾個朋友有不同意見。
“云計算只是在新聞上看到過,是數據互聯的大數據中心,可以相互連接為用戶提供數據支持”,長期在教育一線工作的武老師說,濱州很多企業經過前幾年的盲目擴展,現在經營困難,希望京東能夠帶動新興的產業發展。不過,他認為一個企業帶來巨大轉變并不現實,“不能說濱州建了一個萬達廣場,我們變成了大城市”。
在當地報紙工作的小林對云計算、大數據的價值非??春?,他認為大數據在現代化經濟發展是必不可少的,而京東的落戶無疑會帶動整個濱州市的經濟發展,“因為京東將會在濱州成立分公司,屆時京東會帶起全產業鏈來到濱州”。小林興致勃勃的說,身邊和同學雖然沒有做云計算方面方面的,但是有做互聯網的。“他們比較敬業,像我一個發小做的是程序員,平時交流表達有點欠缺,工作非常辛苦,不過工資比較高。”
在市中心開著一家賓館的陳悠悠對云計算持歡迎態度,她說,我們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網絡,“就連幼兒園都安裝云監控系統,家長在手機上就能實時看到寶寶情況”。她認為京東這類大公司的來到,將吸引和培訓更多人才隨之到來,網絡信息發展,提高做事效率,人們的意識也隨之提高。“如果IT類工作在我身邊,欣然接受!只要有崗前學習、培訓就行”。
雖然在郵政系統工作多年的劉女士對云計算和互聯網絲毫不感興趣,不過她也認為對京東這樣知名互聯網公司來到濱州,還是能夠對當地產業發展和轉型的有幫助。
很多企業瞄準了三四線城市
其實,京東是遲到者,因為萬達早已經開始布局包括濱州在內多個三四線城市。媒體報道,2015年底,萬達集團與山東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山東新建38個萬達廣場和1個文旅項目,實現萬達廣場對山東的全覆蓋。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深交所講演時表示:“現在中國的商業地產投資處于失衡狀態,集中于大城市,局部已經過熱,但對三線城市和城區人口多的四線城市來說,投資非常稀缺,許多地方不要說大型綜合體,連一個多廳電影院都沒有。僅從萬達院線的收入數據分析,70%以上的增長來自三四線城市,盡管客單價稍低,但人口總量大,消費忠誠度高,容易形成萬達廣場商業單中心,而且投資回報率并不低于大城市。這就是萬達發展的好機會。”
不僅僅萬達,中信資本董事長張懿宸在接受彭博電視采訪時也表示,三年后,中信資本在中國經營的一半麥當勞店將在三、四線城市。他說,中信計劃將三、四線城市麥當勞店的占比從32%提高到50%。
互聯網公司也在紛紛“下沉”
除了地產和傳統商業,互聯網公司也在紛紛下沉,比如快手、今日頭條和微博。
其中,快手已經成為農村包圍城市的成功典型,今年3月23日,獲得由騰訊領投的3.5億美元的第五輪融資的快手。公開資料顯示,快手當前日活用戶超過5000萬,日上傳視頻超過500萬條,是展現地方用戶的一扇直觀的窗戶。
很多互聯網公司下沉向三四線主要是兩個原因,移動互聯網紅利消失,線上流量成本高企。
據TOMsInsight顯示,代表互聯網流量價格的 CPC(按點擊付費)廣告,每一次點擊已經從2005 年的0.6元漲到了2015年的 9.1 元。而APP獲客成本已經達到10元/人甚至更高。
創新工場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在2016年就表示,當前用戶已經飽和,移動互聯網紅利過去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過去,下一階段偉大的創業公司越來越需要有核心技術的優勢。
市場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拓展新群體,避開各個互聯網大佬的地盤直接觸達目標用戶。這也就解釋共享單車資本備受關注原因:他們避開各大互聯網公司入口,直接切入了用戶。
天風證券說三四線城市迎來了新一代鄉鎮青年
畢竟,二三四線城市占據了絕大多數。而且隨著這些城市的85后網民成為主力、帶寬提速、城鎮化發展的人口聚集、返鄉潮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產業升級帶來的收入增加等等,這些都為互聯網應用以及升級消費提供了良好支撐。
天風證券最近的一份報告,對三四線城市用戶做了具體畫像。
從人口的角度看,三線城市總人口增長明顯比一、二線城市迅猛,近十年內達到翻倍,三線城市的人口數是一線城市的6倍左右。從人口基數上來說,未來消費升級的重心消費群體,必然在人口規模更大的三、四線城市。
中國長期以來的獨生子女政策帶來了新一代青年思維的不同,與上一代人犧牲自身資源和需求去滿足下一代不同,新一代青年更加關心自身消費需求的實現。
從消費信心指數看,90后年齡群體的消費信心指數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作為富有個性的消費群體,90后群體購物的態度更加開放,喜歡嘗鮮,有著更強烈的消費意愿。
三四線城市消費意愿在16年底呈現增長趨勢,甚至已經追平、超過了二線城市的消費意愿水平。傳統的三、四線城鎮青年受到示范效應帶動,顯示出了比以往更強的消費意愿水平。
他們接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在父母的安排下在老家有一份得體的工作,生活質量很高。
老家相對便宜的房價使得小鎮青年們沒有住房貸款的沉重壓力,開著10萬左右的轎車,與一線城市的朋友相比擁有更多的閑暇時間。
淘寶、微博、朋友圈成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周邊朋友、同學出國比例越來越高,海淘、出境游也成為生活中重要的調味劑。
麥肯錫的數據預測,未來十年,中國城市家庭消費中產階級及以上占比將大幅度提升,預計2022年達到81%,而這其中,三四線城市的中產階級將成為未來占比增長最快的群體。
三四線是城鎮化的下半程?
不僅是企業,政府也在推動三四線城市的發展。最近,國務院接連發布了兩則針對三西線以及縣城發展的政策。
5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國家職業資格目錄,降低就業創業門檻提升職業水平;部署深入推進全國通關一體化,打造更加開放便利的營商環境;聽取棚戶區改造工作匯報,確定后三年棚改目標任務。
會議確定,實施2018年到2020年3年棚改攻堅計劃,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500萬套,加大中央財政補助和金融、用地等支持,以改革創新的舉措、堅持不懈的韌勁啃下“硬骨頭”,兌現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的承諾。
5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推動縣域創新驅動發展工作。
《意見》強調,要強化科技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對接,打通從科技強、產業強到經濟社會發展強的通道。以建設創新型縣(市)和創新型鄉鎮為抓手,深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縣域創新創業格局,推動形成縣域創新創業新熱潮,促進縣域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到2020年,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環境顯著改善,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明顯增強,為我國建成創新型國家奠定基礎。
《意見》提出了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四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建立適應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組織領導體制和工作推進體系;二是加強對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政策扶持和項目支持;三是組織開展全國縣(市)創新能力監測;四是在推動縣域創新驅動發展中及時發現新典型、總結新模式、探索新機制。
對于棚戶區改造帶來的價值,陳悠悠就是收益的一員。
1月份,她41萬入手一套100多平的房子,3月份就有買家54萬要買下。不過她沒賣,打算再等等看。雖然當地很多人依舊認為賣房子的是敗家子行為,但是陳悠悠的親人和親戚支持她這樣買賣房子,甚至借錢給她做短線操作。
通過賺錢帶來的思維轉變,比任何手段都有效。
【本文為51CTO專欄作者“田際云”原創稿件,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