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數博會——馬化騰雖然來晚了,但驚喜還是一樣不少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28日,2017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數字經濟高峰對話會”召開。會上,馬化騰表示,數字經濟有三個特點:第一個就是“實”,實體經濟的“實”;第二就是“新”,這個時代每一個垂直領域都蘊含著大量的創新機會,比如貴州企業“貨車幫”;第三就是“通”,即聯通,當前數字經濟讓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
“數字經濟”高峰對話現場
場景為王,騰訊大數據舉措不斷
在“數字經濟的趨勢與探索”的演講中,馬化騰充分肯定了貴陽數博會又一次齊聚BAT三家的震撼場景,充分說明數博會的確非常成功地吸引了國內外企業的廣泛關注。談及前幾天發生的馬云和李彥宏頗具火藥味兒的隔空對戰,甚至對大數據本身,他們的看法都有所不同,馬化騰也有自己的見解。
他說:“馬云認為數據是很重要的,沒有了數據什么都不行,很有道理。李彥宏提出數據不是太重要,在大數據博覽會說數據不重要,很大膽,說創新更關鍵。我就大膽點評一下,不太懂技術的文科生不太懂技術的理科生。在人工智能方面,更重要的要素就是場景,或者叫應用場景,或者我們稱之為戰場,這是最關鍵的。”
有了市場、有了場景,數據自然會產生,也會驅動技術發展,人才也會跟著來。從不可復制性來說,計算能力、大數據都是可以復制的,但是市場和人才是不可復制的。例如IT三家都有各自的主戰場:滴滴、摩拜有出行場景;美團、58有生活場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習慣上有了很深的意識,所以這個戰場才會在未來,在人工智能時代借助新技術,把握先機,否則光有技術、數據也是沒有用的。
會上,馬化騰講述了去年在貴州建立的一個大數據中心的事例。“這是什么概念?應該說這是中國最安全的大數據終端,有這樣幾個特點,可以概括為四個高。第一是安防性,園區外面有紅線設置;另外是高安全性,這個設計是為了防地震和防爆炸;另外高效,因為大家知道貴州的天氣非常涼爽,電力非常好,空氣也非常好,可以讓工作效率非常高。我們提出全球第一臺量產,能夠把數據中心的效益做到1.2,這是一個非常低的數字,是我們未來用來存儲大數據。”馬化騰表示很快還會有一批新項目的簽約,包括精準扶貧、版權、智慧城市,另外騰訊投資的創投基金也會和貴州合作。
馬化騰這樣理解“數字經濟”
馬化騰在會上這樣表述對數字經濟的理解,他認為數字經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實,就是實體經濟。如今實體經濟正在全面數字化,相信未來數字中心將會進入各行各業實體經濟中每個角落。這個情況下,騰訊的定位非常清楚,做了連接器,做了水和電,騰訊愿意做配角,主角是各行各業的傳統企業,為他們提供工具。
第二就是新,也就是創新。大量的創新機會誕生于每一個垂直領域都蘊含著創新,“我想舉個例子,貴州有一個企業叫貨車幫,在360個城市開通了服務,將全國的貨物情況精準對接起來,極大降低空載力,這個公司給司機提供精準服務,是比較好的案例。第二個案例比較傳統,傳統企業做房產中介的叫鏈家,傳統企業面對互聯網的企業的壓力,積極往上走,敢于突破、敢于往線上走,線上線下結合。第三個案例叫未來汽車,先做電動跑車,目前在全球各大主要的賽道上,每到一個地方都可以達到0到100公里的加速,通過這個案例證明自己在電動領域的研發實力。這個未來電動車會跟電腦的線下服務結合起來,未來會看到工業信息領域都是互聯網化、數字化。”馬化騰總結道。
第三就是通,聯通。我們看到數字經濟讓中國經濟走出來,叫數字經濟絲綢之路,這怎么理解?過去國外說中國企業沒有版權,最近這五年中國版權已經得到非常大的發展,包括電影、電視劇、也包括網絡游戲,這幾年非?;鸬氖謾C游戲、音樂、動漫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馬化騰認為中國數字文化產業就是新的絲綢,中國應該抓住大好機遇,能夠和國外的好企業多合作,要把握非常好的機會來布局全球的數字經濟。
馬化騰演講
對話環節,幾位重量級嘉賓分別針對數字經濟新機遇、虛實融合的挑戰以及技術驅動數字經濟未來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
對話環節
談及“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馬化騰認為,虛擬經濟的概念、互聯網經濟挑戰實體經濟的差異很大,但是實際上在網上查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西方更多談的是金融服務有關的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
提到技術對于數字經濟的發展尤為關鍵,馬化騰表示,一個是終端產業,從PC到手機端,這個速度也是遠超人們想象,因為涉及整個組織架構調整?,F在虛擬現實、眼鏡、未來叫人機接口,這個終端和人機會起到很重要因素;另外一個就是大數據,AI變化影響巨大。尤其這兩年AI的布局驗證了巨大的潛力,現在很多企業又開始以AI為路線了,相信未來計算得到上萬的計算,可以有重大的突破。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