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可:大數據面臨雙重挑戰 會否產生新型業態壟斷?
藍鯨TMT 文/毛啟盈
今年,5.17電信日前夕,以“如何解讀大數據”為主題的“藍鯨財經記者訓練營”人氣爆棚。風直播官方數據顯示,有7.2萬網友在線直播平臺觀看了本期藍鯨財經記者訓練營。
什么是大數據?如何讓其走進人們的生活?大數據又是如何落地?在哪些領域率先破冰?業界知名專家、運營商以及財經媒體人各抒己見。上海聯通副總經理沈可分享了“大數據的認知應用和挑戰”,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對于大數據的前世今生沈可如數家珍,他說,互聯網時代人們直接或間接地使用了大數據,由于大數據誕生的時間并不長,因此有一定門檻,不是每一個數據都叫大數據。大數據還面臨著一定的挑戰:一方面源于大數據帶來的隱私問題,另一方面,個體的信息權力如何主張。
大數據給人們生活帶來什么?
“大數據是什么? 大數據這個概念現在已用爛了”沈可說。他用了一張初中課本上就聽過的寓言故事“盲人摸象”,借喻目前整個TMT行業對大數據的認知的混亂。他通過技術層面的大數據和業務層面的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以正視聽。
沈可認為,如果只是簡單地把一些數據進行統計或是羅列,不能夠劃到大數據范圍,大數據并不是數據資源包的大小,而是一定要具備若干個特點的數據才叫大數據。只是強調數據量本身體積龐大,還不能完全叫大數據。
如何挖掘大數據的價值呢?沈可講了一個段子:有一群青年男女在一起聚會,他們就講起來現在這個手機有很多好處,但是唯一的壞處是比較耗電,所以都隨身攜帶充電寶,而有一個年輕人不大使用充電寶,他家里每一個房間里面都放一個充電線,隨意在任意一個房間都可以給手機充電。其它人都在嘲諷這個青年不能與時俱進,但這個聽話當中有一個姑娘特別有心問了男的家有多少根數據線,根據小伙子說家有14根數據線,推斷出家里房間比較大,隨后喜結良緣。雖然是個段子,但是可以看出數據之間的關聯性,這就是挖掘大數據的魅力所在。
大數據運營方向上,沈可認為,大數據運營的目的就是要讓采集上來的數據發揮更大的價值。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六大運營方向:精準營銷、企業與個人征信、位置服務(選址、城市規劃、交通、旅游、人口統計…)、云數據服務、精細化管理、數據交易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