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寶總部遭惡意圍攻,共享經濟為何屢遭“黑手”
近日,借貸寶北京總部遭遇數十名自稱“受害者”的用戶圍攻。部分來訪用戶試圖沖進借貸寶辦公樓,在砸碎玻璃門后,帶頭鬧事者被警方帶走。
這些人沖擊借貸寶總部究竟所謂何事?據了解,這些惡意維權人士因投資失敗,要求借貸寶公司對其不良“債權”進行兜底賠償。
而記者從借貸寶方面了解到,借貸寶作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不做出借人,只是撮合借貸雙方的平臺。平臺不歸集用戶資金,不發放貸款,不提供增信,不向用戶提供擔保或者承諾保本保息。因此,任何形式的要求公司對用戶之間自主借貸進行兜底的行為均屬于嚴重違規。
不僅如此,根據《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監控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不承擔借貸違約風險,不得提供增信服務,不得設立資金池,不得非法集資。
不少知曉內幕人士則爆料,這些“維權者”的資金去向他們本人十分清楚,并不是被平臺侵吞,而是出借給了從不認識的所謂“好友”后,遭遇逾期,無法收回資金。
按照正常邏輯,用戶維債權找的應該是債務人或擔保人。借貸寶是直接借貸平臺,債權人、債務人可以在平臺上打借條,債權人出借的錢直接給了債務人,并沒有給平臺。平臺不是債務人,也不是擔保人,因此沒有義務代替債務人償還。

(借貸寶的“維權者”中甚至有黑社會背景的人。)

(“維權者”中不乏信用卡套現者,惡意拖欠多家銀行信用卡不還,甚至互相炫耀經驗。)
從滴滴總部被出租車司機圍堵,到共享單車遭惡意損壞,以至于此次借貸寶被惡意圍攻。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能看到共享經濟被人慘下“黑手”。作為共享金融的代表之一,借貸寶被“黑”的原因又是為何呢?
“維權人士”的核心利益訴求是要求借貸寶平臺為他們的不良“債權”進行兜底。然而,這樣的訴求合理嗎?通過分析,很容易這得知,這樣的訴求并不合理。
這所以如此說在于,這些惡意維權人士的資金并非借給熟人,而是為謀取高利借給了根本不熟的老賴和騙子,這違背了平臺要求的“直投熟人,不熟不借”的原則。“維權者”圍攻的目的就是要求借貸寶平臺為他們負責,并承擔催收不力的責任,補償他們的經濟損失。
借貸寶在其應用界面多處提醒“不熟不借”和強調“借貸寶是服務于熟人之間借貸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無論是借款還是投資,都發生在朋友之間,用戶自行判斷借款人的信用,并決定是否出借,也須自行承擔借款人違約風險。”
與此同時,一部分“維權人士”還繞過平臺參與私下交易,他們通過QQ、微信等社交工具聯系有借錢需求的人,通過借貸寶平臺走賬,但卻故意繞開平臺正常的交易、還款原則,私下向借款人收取押金、返利,致使實際利率遠高于平臺的限制,***出現問題卻將損失的責任推給了平臺。
作為一家合法合規的網絡平臺,借貸雙方在平臺上發生糾紛或者問題,當然可以向平臺尋求幫助。然而,繞開平臺的私下交易,一旦出現問題卻讓平臺成為“背鍋俠”,這對于當下的互聯網金融,以至于整個共享經濟的發展實屬不正確。
在中國,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的當下,有些用戶還缺乏金融風險意識,貿然將錢借給不熟悉或者不清楚借款人債務情況的人,***就有可能出現各種問題。當務之急,投資人要認清自己的責任,明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合法合規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更是投資人進行風險教育的試驗田,有助于民間借貸陽光化和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