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學者參訪借貸寶:社交金融模式創新有特色
上世紀初計算機問世,由此開啟了人類建設互聯網世界的篇章,對網絡世界游戲規則也就是互聯網規制范式的探討從未止步。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及德國慕尼黑大學的“歐盟與中國的互聯網規制范式”項目學者旨在通過對德國、歐盟和中國互聯網規制制度與理論的比較,在規制過度—規制不足、政府規制—自我規制之間等不同模式之間尋求平衡與創新,全面展現互聯網法制的光譜,在各自憲法和政治秩序框架內共同探索更為科學有效的互聯網法律規制范式。
4月19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喻文光率該項目學者團成員參訪借貸寶公司,借貸寶副總裁曾軍、文杉代表公司接待來訪學者一行,雙方著重就借貸寶的社交金融模式及中國互聯網金融的法律規制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等問題與學者們進行了深入討論。
喻文光副教授表示,他們在全國調研,尋找、研究國內有創新意義的互聯網規制模式和案例,借貸寶的模式很有特色,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機會深入企業,進行深度的交流和調研。
“歐盟與中國的互聯網規制范式”項目學者團成員分別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與慕尼黑大學法學院。中方團隊由中國人民大學法院喻文光副教授、陳璇副教授、熊丙萬助理教授、丁曉東助理教授、田偉博士研究生組成,德方團隊成員為慕尼黑大學法學院公法與政治研究所Christoph Krönke、Michael Müller、Laura Münkler、Daniel Wolff以及Walther Michl五位青年學者。
學者團一行對借貸寶的商業模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對借貸寶平臺的風控邏輯、違約風險、人臉識別、用戶隱私保護、催款流程、網絡信息中介平臺的責任和義務等進行了仔細詢問,曾軍和文杉對學者們的問題一一作答,雙方交流熱烈。
德國學者Michael Müller驚訝于中國互聯網科技創新對人們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解決。他指出,雖然德國文化中人們較少向朋友借錢,但借貸寶的產品模式在德國并非沒有市場空間,因為朋友間借錢比透支信用卡在利率上有優勢,而且在歐元區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德國人的儲蓄偏好、證券投資偏好都很低,更傾向于向親朋友好投資以滿足他們的資金需求。
針對法律規制問題,Michael Müller還指出,根據德國的經驗,面對新興產業,立法規制在最初一定是寬泛的、抽象的,之后會在司法實踐的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細致的規制,并不斷修正,動態平衡創新發展和法律規制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