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談數據技術,不談數據應用正確嗎?
企業使用大數據的普遍困境
中國的大數據建設發展真的很快。
前兩年在和一些企業交流時,很多企業還在關注的是有哪些技術和廠商可以幫助自身做好大數據的整體架構。而近些日子中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建立好了大數據平臺或數據倉庫及BI系統,而他們現在提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是:
“大數據基礎建設投入不小,系統也上了,也做了不少報表和展示頁面。但是業務部門和領導沒覺得有什么用,沒覺得大數據和傳統報表有什么區別,也沒覺得對業務有什么幫助和價值。現在感覺之前建好的系統越來越荒廢了。”
經過廣泛的交流,我們認識到這其實是一個普遍問題,也是企業大數據能力發展路徑中一定會面臨的一個挑戰。
比喻來講,這種困境其實就是數據是“死”的。企業也好,政府也好,往往按照傳統思路,以搭建基礎平臺為先期重點,沒有做足夠的上層應用構建路徑設計,導致缺乏契合業務場景的數據應用。而缺乏應用導致了數據無人問津,靜止在庫中。
同時,因為缺乏足夠的數據應用,加上前期欠缺應用構建路徑的考慮,就導致了數據倉庫/數據中心/大數據平臺一期建設完畢后,遲遲無法完成后續發展的規劃和啟動。
最終的結果就是,不能說做了大數據沒有價值,但這個價值離預期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問題的根本原因及解決之道
如上文所說,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沒有相關的上層應用。
在這個問題上,算法、模型、工具都不是最關鍵的。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應該是有什么算法、能做哪些模型、開發了哪些工具,即使把這些都做好了,一樣會發現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問題的出發點,必須從業務視角著手,考慮業務的需要,為了提升業務可以用數據做哪些輔助,基于這些來設計數據應用,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而這時你會發現,算法也好,模型也好,工具也好,都是你手里的牌,是方法,圍繞業務需要進行不同的組合即可。
因此,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能持續打造出真正契合業務需要的創新數據應用。
不論應用是大是小,都各有各的價值。大應用,比如一整套財務能力分析模型,有價值;小應用,比如一個客戶流失預測列表,也同樣很有價值。
而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企業內部人才的能效,不論是業務人員還是技術人員,只要有業務洞察,都可以相互配合將其轉化為一個數據應用,嵌入到日常的業務工作和決策過程中。
有豐富的應用和使用用戶,帶動業務和管理的價值實現,數據和底層基礎設施即被盤活,且越做越大。到時用戶會發現,之前的大數據平臺已經不夠用了,需要擴展,這是數據真正產生了價值的一個側面體現。
數據應用舉例
永洪科技從自主研發的敏捷BI產品入手,一步步橫向擴展,陸續推出了高性能計算引擎、自服務數據準備、深度分析等重要模塊,構成了一站式數據應用構建平臺。
多年沉淀打磨平臺的結果,是如今無論是永洪的大數據專家,還是客戶或合作伙伴,都可以以極低的門檻、極高的易用性、端到端完整的數據處理能力快速構建屬于自己的數據應用。這一過程不再需要10名研發工作半年,可以縮短至2名研發開發半個月至一個月。
放眼業界,各個企業中不乏具備深度業務洞察的專家,他們有很多好的想法,眾多的傳統硬件渠道商也想往大數據業務轉型,但行動落地者寡,根本原因在于門檻過高,投入過大,周期過長。而永洪的數據平臺讓構建數據應用變成了一個類似于搭積木的體驗——創新的門檻大大降低了。
積累至今,永洪科技基于數百個項目實踐進行提煉,與客戶、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了數據應用生態體系,應用涉及各個行業的各個領域。
圖一 永洪數據應用生態體系整體架構
企業經營分析
一個企業的經營指標命脈,是是否具備高效率、可持續、高成長的盈利能力。
沒有盈利能力,年年虧損,任何理想都無從談起。
所以企業經營的數據指標雖多,但利潤一定是最核心的指標,其它所有指標都是描述利潤的輔助。
企業光有利潤還不夠,所以利潤有3個描述條件。
1 高效率
賺一塊錢需要花多少錢?如果今年比去年利潤漲了30%,收入漲了100%,除非有戰略性投資,否則說明成本結構不健康。
因此圍繞高效率,還要看利潤率,要看成本。成本還細分成很多種,有營銷成本、項目成本等。成本還可以切出很多維度,比如哪個部門成本高,哪個區域成本低。要分析成本結構,看哪塊成本還有優化空間,不斷改進。
2 可持續
要有持續賺錢的能力,不能今年賺錢明年虧損,所以要預測未來的利潤是否健康。因此要看項目儲備情況,要看人才數量和質量是否足夠支撐業務發展,要看科技成果(雖然科技成果不直接賺很多錢,但是重要的軟實力,也能增加投標贏率)。
3 高成長
如果每年比上一年利潤只增長2%、3%,還沒跑贏GDP,恐怕不會令管理層滿意。想要每年都有百分之幾十的高成長,就需要弄清成長點是什么,在哪里。
因此要看市場機會,每一個細分區域、每一個細分業務領域,每一個細分項目類型,按時間看項目機會數量和項目總金額的趨勢,是越來越多還是相反,以此及時調整自身業務布局,和人才的布局(發現新領域機會可能需要引入新專業類型人才)。公司永遠在大勢所趨的業務領域里發展,且保證自身具備相應能力,高成長就得到了保障。
圖二 企業經營分析
圖三 企業經營分析(續)
運營效率優化
運營效率是成熟企業的核心關注點之一,政府近年來也來大力倡導簡政增效。
基于OA等業務辦公流程系統的數據,可充分分析不同人員、不同部門、不同業務種類、不同流程步驟的耗時、成本,進行交叉比對,從而發現可優化的環節。用于指導業務流程的改進,也可用于指導人員績效的評價和未來人員招聘編制的分配等。
圖四 運營效率優化分析
財務數據應用
財務管理具有內在管理提升的需求。它正經歷職能轉變,基于財務信息化賬務處理,向綜合信息處理和決策支持轉變,并向綜合型企業業務優化邁進。
永洪正是基于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深刻理解,通過具有大數據能力的財務分析應用,來釋放財務基礎勞動,支持整個財務提升的全過程。財務分析包含上百個指標和50個以上的分析模板。
例如企業綜合能力評價,可為企業戰略提供服務的綜合性評價。增強企業所在行業洞察和競爭力綜合評價。
圖五 企業綜合能力評價
再例如以EVA為主體的企業績效體系模擬,以制定更合理的發展策略。
圖六 企業EVA模擬沙盤
數據應用為大數據的發展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而這片天地是廣闊無垠的,因為業務場景是不可窮舉的。隨著企業的發展,業務和管理的需要會層出不窮,會持續催生創新的數據應用推出,成為提升企業業務和管理水平的必備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