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00平米展廳中沉浸式體驗50個行業場景,是什么感受?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2017年3月9日至10日,因聚而生——ΣCO-Partner,華為中國生態伙伴大會2017在湖南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作為大會重要的模塊之一,華為生態伙伴大會的展廳劃分為行業展區、生態伙伴展區以及ICT基礎設施平臺三部分,吸引了諸多人的濃厚興趣。
記者去逛展廳的時間是3月10日下午4點,距離會議結束只剩下2個半小時。通常情況下,一個為期兩天的會議,在第二天下午4點的時候,展廳內各個展位幾乎都開始撤展了。但是華為中國生態伙伴大會2017展廳沒有一個展臺在撤展,因為展廳內幾乎仍是人頭攢動,每個展臺前都圍著人。(看到這里,也許有人會問記者,為什么不選擇更早的時間去看展?真相是:之前展臺前人太多,實在擠不進去。)
生態+全活=沉浸式的全體驗
一圈展會逛下來,記者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沉浸式的體驗,不得不承認,這個展廳真的相當用心在做設計。在總面積7000平米的展廳里,100多家生態伙伴與華為共同展示了12個大行業,50+行業場景,150多個基于華為ICT基礎架構平臺聯合開發的行業解決方案。
在展廳的外圍,從入口處依次可以看到智能電網、智能制造、智能樓宇、全聯接交通、智慧城市之分診醫療、智慧城市之基礎教育、智慧城市之公共安全、智慧城市之公共服務等行業應用主題展區。在每一個主題展區中,華為都設計出對應的業務應用場景。如此一來,與會者不再是拿著宣傳彩頁去憑空想象,而是在場景里很快就能理解技術及產品如何部署,并真正體驗到華為與合作伙伴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幕后所默付出的一切。
在展會的核心位置是一棟玻璃屋。誰也想不到,華為居然將支撐大會的ICT機房從幕后移動了臺前。在這個云數據中心里,24個機柜構成了實際的、全活的云數據中心及配套的相應的全部的ICT完整的一套架構。講解員告訴與會者,這真的是一個“活”的數據中心,它在現場真正承載大會50多個行業場景、100來個應用系統的體驗操作以及超過1萬名觀眾數字參會和全模塊的會議管理。通過這個云數據中心,華為讓與會者沉浸式體驗ICT基礎設施和行業應用場景的無縫結合,讓數字化轉型觸手可及。
記者也注意到,在展會所有展臺上,居然沒有一臺PC電腦做展示屏,所有顯示屏都連接到云數據中心,實時數據在數據中心頂部的數據平臺上展示出來。
在云數據中心這個核心展臺的四周,華為又延伸出四個核心分支展臺,分別是大服務使能數字化轉型、Openlab 使能技術創新、ICT人才生態使能可持續發展以及商業分銷,嘉賓可現場感受到華為是如何運用強大的后臺遠程的技術平臺去支持合作伙伴進行轉變。
萬人同場自由交流
華為對展廳的精心設計,也讓與會者獲得了非常棒的參展感受。華為生態伙伴們之間自主的分享、交流、洽談隨處可見,20多場∑-Talks的開放演講平臺,聚創新發布、合作伙伴成長故事以及探討技術及行業熱點內容,吸引了大量群眾駐足觀看,并且在現場積極提問互動。
在云數據中心兩排機柜中,一個客戶拉著華為的工作人員,指著數據中心的顯示屏就問,為什么自己的數據中心會出現頻頻報警,可是卻查不出任何問題來。華為的工作人員帶著他從數據中心的電池模塊、空調制冷單元、資源池、彈性網絡一一講起,告訴他如何一步步排查機房的設備預警,如何分辨不同的示警信號。這位客戶最后非常滿意,對華為將ICT機房搬到現場的創意贊賞不已,對華為的工作人員表示這樣對比實物的講解比之前他拿著廠商的宣傳彩頁更加有效。
在展廳有收獲的不僅僅只有這位客戶。記者看到,在每一個展臺前,都有感興趣的客戶在積極咨詢。在公共服務展臺前,一位客戶開始時拿著一個技術小冊子請工作人員解釋某些技術問題,后來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提問也越發踴躍,最后工作人員調出顯示屏的相關資料,耐心講解,儼然一副明星和粉絲們的互動。
記者還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細節。通常在車展上,美麗的車模會更比汽車更受歡迎,幾乎隨時都有閃光燈圍著車模在不停閃爍。可是在華為和生態伙伴的這個展廳,卻是完全顛倒過來,所有人都圍著車聯網的技術細節、應用場景問東問西,拍照留存,可憐美女車模在一旁居然無人問津。
短短兩天時間,因聚而生——ΣCO-Partner,華為中國生態伙伴大會2017圓滿落幕。在這個舞臺上,華為與上百家生態伙伴們共同打造了全行業、多場景、深度體驗的展廳,展現在未來智能社會數字轉型共同體的生態力量。期望在2017年,華為與生態伙伴可以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