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解析:從MWC看5G技術如何更接地氣兒
兩年前的MWC上我們聽到的是人們在想象什么是5G。從去年開始卻是有關于5G技術標準的討論不絕于耳。而今年的MWC,移動通信企業巨頭們已經開始展示有關于5G的使用場景了。
5G走出實驗室更接地氣兒
開展的前兩天,除了各種智能手機新品相繼發布之外,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5G也成為了本屆MWC上最受關注的焦點。5G網絡可以提供比4G更快的通信速度,預計今年會有多達200家運營商率先推出5G相關的服務。
什么是5G?很多人都有相同的困惑。如果說得通俗易懂一些,5G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融合網絡。通過建立一種融合統一的標準來實現萬物互聯。
一方面5G需要滿足更高速率的傳輸體驗,另一方面,5G還需要滿足更大帶寬、更高容量、更可靠的接入標準。此前ITU國際電信聯盟指出,未來5G峰值速率將達到20Gbps,用戶體驗速率達到100Mbps,延遲在1毫秒之內。
回想前幾屆的MWC,我們看到的多數展品都圍繞著5G基站原型機而展開,比如去年英特爾推出了業界***同時支持6GHz以下頻段和毫米波的移動試驗平臺用來測試5G設備的無線接入。這表明很多廠商和運營商當時對于5G仍然處在原型測試階段。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有關于5G應用或服務等解決方案開始落地。比如同樣是英特爾展臺,他們此次展出了如何在無人駕駛、智慧城市、VR/AR虛擬增強現實領域、智能家居中整合5G網絡。諾基亞則展出了在工業、體育、智能家居中基于5G的解決方案以及5G如何幫助機器人高效工作。另外一邊,高通展出了基于5G的汽車定位技術,同時宣布和中國移動、中興通訊共同開展基于5G NR新空口標準的場外測試。
華為在介紹5G技術時也嘗試從用戶、運營商的角度分析網絡建設場景方案,同時開設專門的5G+VR演示區供參觀者體驗。中興展臺***展示了千兆手機在AR、游戲、云存儲、APP等方面的使用場景。
此前,愛立信也曾宣布和Verizon合作在美國多個城市中實測5G網絡,從相對保守的實驗室測試中走了出來。
當然這些只是展會上關于5G技術演示的冰山一角,但讓人欣慰的是,曾經高高在上的5G如今似乎變得觸手可及。對于消費者來說,人們終于有機會在MWC這樣的舞臺上深入淺出地感受到什么是5G。
5G可以為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伴隨著物聯網不斷完善,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設備具備無線連接功能,如此龐大數量的網絡連接是目前4G、4G+網絡所無法承載的。從技術上分析,5G網速將可以達到目前無線技術的100倍速度,同時具備低延時以及更廣泛的連接性。拋開那些復雜的技術參數,5G到底如何改變我們生活呢?MWC現場列舉了以下場景。
網絡速度:經常聽到有人抱怨網太卡,無論是日常加載網頁、看視頻還是玩網游,這意味著網速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如果使用5G網絡,那么現在下載一部高清電影只需要10-15秒的時間。當你使用一些云存儲辦公軟件時,用戶體驗將會***接近于本地存儲操作。
電話會議:談到公司白領常見的電話會議,現有4G基礎上一般還是語音通話更加常見。在5G的支持下,這意味著未來視頻通話將普及開來,在流暢度和清晰度上也不會打折扣。
VR游戲:現在玩頭戴式VR很多時候會被線纜束縛,未來5G普及之后,你將可以擺脫線纜實現延遲更低的聯機體驗。還記得去年MWC上,扎克伯格就曾公開表示過5G才是真正的殺手級創新應用。沒錯,它可能會***VR下一輪爆發。
無人駕駛:看似挨不著邊,但其實5G也和智能汽車有很大關系,尤其是那些來自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依靠更高速的5G網絡,自動駕駛汽車可以更準確地實時與控制中心進行數據交換,同步接收或分享路況信息。現在汽車上的傳感器越來越豐富,這些傳感器連接5G后也可以聯網同步汽車的數據信息。
醫療行業:此外在醫療行業中,依靠5G技術,醫生或將實現一種遠程治療的解決方案。以后可能足不出戶在家里就可以看病了。想想也真是懶人的福音啊。
5G之所以速度更快,是因為運營商開放了更多無線信道以及毫米波技術,同時依靠小型基站來提供網絡覆蓋率,從而讓數據傳輸和交換距離變得更短。
但如果你認為5G僅僅是網速的提升就錯了,事實上它也在多連接性上具備優勢。5G在網絡容量上的提升意味著能夠承載更多設備的接入。未來生活中,或許你身邊的一切都有可能具備聯網能力,比如智能服裝、運動器材甚至地標性建筑等等。
另外一項應用在于解決延時問題。平時在云存儲、VR、AR、車聯網、智能家居甚至無人機等領域中,對于這種低延時的需求非常苛刻,一般都在1毫米以內。5G顯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需要一個過程來實現。
我們什么時候才能用上5G?
MWC看展首日,多家移動通信企業宣布將共同支持加速5G新空口(5G NR)標準化進程,以推動于2019年盡早實現5G新空口的大規模試驗和部署。
支持加速提案的22家公司包括:AT&T、日本電信電話公司、SK 電信、沃達豐、愛立信、高通、英國電信、Telstra、韓國電信、英特爾、LG Uplus電信公司、日本電信運營商KDDI、LG電子、Telia公司、瑞士電信、意大利移動電信(TIM,Telecom Italia Mobile)、阿聯酋電信集團、華為、美國運營商Sprint、Vivo、中興和德國電信。
終端芯片方面,高通子公司拿出了正在研發的X50 5G調制解調器用來支持符合3GPP 5G新空口的解決方案。這款調制解調器可以在6GHz以下和多頻段毫米波頻譜運行,為主要頻譜類型和頻段提供統一的5G接入,其下載速率峰值可以達到5Gbps,同時兼容5G、4G、3G、2G。
X50芯片還采用面向增強型移動寬帶的設計以提升帶寬和速率。據悉,這款芯片未來可以協助運營商開展5G試驗和部署。集成驍龍X50芯片的5G終端預計在2018年上半年量產,2019年陸續上市。
與此同時,英特爾方面也在近日推出第三代5G移動試驗平臺,采用全功能小型移動解決方案,適用于高速5G端到端現場和互通測試,其處理能力是第二代平臺的兩倍,信號覆蓋面積更廣,預計2017年下半年投產。
另外考慮到韓國2018年舉辦冬奧會、日本2020年舉辦夏季奧運會,這些時間節點也一定會推動5G網絡的建設與普及。
總之,5G不可能是一蹴而就,這像是一場馬拉松長跑一樣,堅持到***的才是贏家。可以想象的是,在整個物聯網的范疇中,包括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穿戴設備、無人駕駛、智慧城市、無人機、機器人等,數以億計的智能設備未來會實現實時的網絡連接。
目前看來,各個通信公司在5G領域的競爭依然激烈,任何一家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但為了達到各個設備之間高速率、低延遲甚至低能耗的共同需求,移動通信企業目前都采取了互幫互助的合作態度,這種良性競爭也勢必會讓5G生活更早來到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