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迎新增長 專家眼中的車載以太網及AVB技術
討論車載以太網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以太網的發展過程及現狀,1963年“The Intergalactic Computer Network”的概念被認為是現代Internet的起源;1969年“Th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 (ARPANET) ”是第一個執行TCP/IP的網絡,也是“global Internet”的起源;經過50多年的發展,以太網技術經歷了多次技術突破與革新,傳輸介質涵蓋了光纖、雙絞線、無線等,帶寬已經達到10Gbit/s;盡管以太網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以太網與生俱來的“simpler, faster, and cheaper”的特點始終伴隨著以太網的進步,如今以太網已經完全融入了人們的所有生活。
時間來到2010年,以太網與生俱來的特點以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引起了汽車及汽車電子行業的注意, “The OPEN Alliance (One-Pair Ether-Net) Special Interest Group (SIG)”應運而生專門從事以太網在車輛應用的研究;2015年左右隨NXP、Broadcom等芯片制造商完成車載以太網物理層芯片的研發和量產,以太網“上車”的愿望得以落實,車載以太網依舊繼承了“simpler, faster, and cheaper”的特點,并且將其與車輛的要求進行了進一步結合。在原有商用或工業以太網協議基礎上針對車用功能特點進行協議開發,使用低成本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一對非屏蔽雙絞線)作為物理層介質,100Mb/s的傳輸帶寬比原有車載網絡CAN總線理論帶寬高出100倍,未來將使用1000Mb/s帶寬,這些都是“simpler, faster, and cheaper”的延續。
2013年國內車載以太網對于汽車電子行業及整車廠而言都是個新鮮事物,絕大多數從業者對車載以太網應用都處在觀望當中,長春精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針對車載以太網在國內整車的應用進行研究,并初步確立了基于AVB協議實現車內高清影音娛樂系統;
而作為車載以太網重要組織——AVnu組織也認證了2014年10月基于英偉達K1處理器以商用100base-TX(普通以太網網線)介質完成了由4只高清(分辨率1920*1080)顯示器組成的基于AVB協議的系統,對AVB協議、高清傳輸,多屏互動進行技術可行性驗證。目前市面上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是基于UTP(100base-T1)介質的Demo樣車搭建,這樣可以驗證車載以太網物理層的相關標準。
隨車載以太網技術的日益成熟,花樣繁多的應用隨之而來。車載以太網的組網方式相對簡單,星型拓撲和線性拓撲的方式都能夠完成組網。星型拓撲以“switch”為中心,節點之間的可用通訊帶寬更高,延時和抖動更小,減少節點會導致 “Switch”口的浪費,增加節點需要不同的“switch”硬件支持;線性拓撲由節點之間“手拉手”的方式組成,可以方便的增加和減少節點,但可用帶寬減小、延遲和抖動增加;
現有車型網絡都是以網關控制器為網絡核心的架構,如果沿用這樣的網絡架構車載以太網應用后車載網絡架構會有什么樣的變化?
優勢,增加了分布功能之間的通訊帶寬。增加了擴充網段的可能;劣勢,分布式功能通過不同ECU實現,增加了復雜程度??蓴U展性導致ECU在網絡部分的接插件數量增加;
域控制架構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優勢,網絡可擴展性好;從功能出發,完整的功能域可由單一供應商實現;劣勢,跨域的功能更加復雜;域控制成本造成整車成本增加;
保持原有網絡核心網關控制器不變,在局部增加以太網系統,如:針對信息娛樂系統將“Switch”功能與車機融合,在原有車機主要功能的基礎上擴展“Switch”功能,可擴展以太網后頭枕顯示、數字功放;原儀表“Switch”中可擴展環視、夜視、數字天線。提升車輛智能化程度,減少原車線束,優化功能分配,使以太網在國內上車成為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