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法將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今表決通過網絡安全法,將于明年6月1日起施行。法律進一步界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范圍;對攻擊、破壞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境外組織和個人規定相應的懲治措施;增加懲治網絡詐騙等新型網絡違法犯罪活動的規定等。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網絡安全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表示,因為在當今的信息化時代,網絡已經深刻地融入了人們的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網絡安全這個問題已經成為關系國家安全和發展、關系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在這個大背景下,他認為制定網絡安全法有這樣一些原因和考慮。
第一,制定網絡安全法是落實國家總體安全觀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總體國家安全觀出發,對加強國家網絡安全工作作出了重要的部署,對加強網絡安全法制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制定網絡安全法是適應我們國家網絡安全工作新形勢、新任務,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保障網絡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重大舉措。
第二,制定網絡安全法是維護網絡安全的客觀需要。中國是一個網絡大國,也是面臨網絡安全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網絡安全的法律制度,提高全社會的網絡安全意識和網絡安全的保護水平,使我們的網絡更加安全、更加開放、更加便利,也更加充滿活力。
第三,制定網絡安全法是維護國家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需要。大家都知道,當前網絡上有一些侵權行為、有一些違法的信息,嚴重損害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廣大人民群眾迫切地呼吁加強網絡空間的法制建設、凈化網絡環境,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制定網絡安全法就是為了順應這個時代的要求,回應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期待,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來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
網絡安全法現在有七章79條,內容十分豐富,楊合慶在工作中歸納總結有六方面的突出亮點。第一,網絡安全法明確了網絡空間主權的原則。第二,明確了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安全義務。第三,明確了網絡運營者的安全義務。第四,進一步完善了個人信息保護規則。第五,建立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第六,確立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數據跨境傳輸的規則。
從這些內容可以看出,網絡安全法有這樣幾方面的特點:一是比較全面,具有全面性。網絡安全法比較全面和系統地確立了各個主體包括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網絡運營者、網絡使用者在網絡安全保護方面的義務和責任。另外,它確立了保障網絡的設備設施安全,網絡運行安全、網絡數據安全,以及網絡信息安全等各方面的基本制度。它是網絡安全領域里基礎性的法律。二是非常有針對性。網絡安全法從國家的國情出發,堅持問題導向,總結實踐經驗,也借鑒了其他國家的一些做法,建立保障網絡安全的各項制度,重在管用、重在解決實際問題。三是具有協調性。網絡安全法在立法過程中始終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的原則,協調推進網絡安全和發展。非常注重保護網絡主體的合法權益,保障網絡信息依法、有序、自由地流動,促進網絡技術創新,最終實現以安全促發展,以發展來促安全這樣一個目的。
觀點
專家:出臺《網絡安全法》順應網絡法制化趨勢出臺《網絡安全法》,可以補上我國參與國際網絡安全治理的短板。我國的網絡安全法制化水平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較為落后,限制了我國與其他國家的網絡安全合作和參與國際網絡空間安全治理。很多國家的政府和行業組織在評估網絡安全狀況時,都明確指出中國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和保護能力,因此都不愿意和中國政策對等合作交流,限制中國代表參與相關的規則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