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企業正在重返城市嗎?丨樹根譚
樹根譚
我很贊成這樣的觀察,即國際上正在出現城市成為創新中心的趨勢。本文既提供了這個趨勢的證明,同時也指出了其復雜性。工業化時代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大企業就是從城市誕生并發展起來的,而半世紀前城市環境的惡化可能幫助造就了一些郊區工業和科技園區的鵲起。記得當年日本建設筑波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躲開東京市區罷工和學生運動。而今天重返城市的大企業顯然是為了接近最重要的創新資源:有才華的年輕人。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都表明,都市和人為劃定的園區都可以成為創新熱點。文章同時也提醒,以美國之大、情況之復雜,既有不少大企業重返市區、同時也存在離開市區遷往低成本區域的相反現象。無論如何,這篇文章對于深刻認識大都市在新一輪創新大潮中的作用肯定是有價值的,而這個問題恰恰對上海成功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繆其浩,上??茖W技術情報研究所研究員)
大量著名美國企業遷往市中心
五十年前,美國公司開始將總部從市中心遷往郊區。一些評論家將這種遷移歸咎于“白人遷移(譯注:原指早年間歐洲白人從人種混雜的市區遷往郊區這一現象)”,因為工商業正是跟隨雇員離開了犯罪猖獗的城市。而這些公司則詭辯這種遷移是出于企業責任。他們覺得自己有責任將辦公場所安置在安全的地區、好學校的附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者Louise Mozingo將其稱為“田園資本主義”。無論原因是什么,這種變遷創造了新型公司總部:不再是大都市中心的辦公大樓,而是無名之地的綠色園區。
如今,越來越多的公司重返市中心。最有名的例子是通用電氣,它在1974年離開紐約,在康涅狄格州的費爾菲爾德建立了68英畝的辦公園區。然而現在,它要拿這田園式的辦公園區交換波士頓海濱的倉庫。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芝加哥市中心吸引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司總部,它們來自于附近郊區或更遠的地方,包括麥當勞、卡夫亨氏、摩托羅拉系統、波音以及食品巨頭ADM。網絡零售商美捷步,已經從拉斯維加斯外的辦公花園搬到了該市古老的市中心。百健公司2011年從馬薩諸塞州的坎布里奇搬到波士頓郊區,一年后又搬了回去。許多科技公司生來就是屬于城市的而別無選擇。推特和賽富時位于舊金山市中心,杰夫•貝索斯正在西雅圖市區為亞馬遜建立園區。
城市支持者對此感到高興。“這比主辦奧運會還要好,”波士頓環球報專欄作家Shirley Leung對于通用電氣的搬遷如此評價。公司管理層讀完城市愛好者Richard Florida所著的《創意階層的崛起》后感到受益匪淺。Jeff Immelt,通用電氣首席執行官說,“我們想占據能實現我們目標的這一系統的中心位置”,并表示波士頓吸引了“各種技術型人才”。Ann Klee一直幫忙監督著通用電氣向波士頓的搬遷,她表示,新總部沒有停車場,以此來鼓勵員工搭乘公共交通。新總部免除了安全門,歡迎普通大眾進入。Greg Brown,摩托羅拉系統公司CEO,對芝加哥市中心的“能量、活力、多樣”大加贊賞。
新型城市化完全是人們吹捧的那樣嗎?考慮到美國的面積和多樣性,我們很容易發現逆城市化的現象:很多CEO堅持看好美國南部城市市郊的發展前景。??松梨诠菊谛菟苟厥薪冀⒖扇菁{10000人的總部。豐田公司正將它的北美總部從加州托倫斯轉移到達拉斯郊區。過去幾十年間,郊區的各種需求得以滿足,而市中心越來越饑渴。通用電氣公司對康涅狄格州總部舊址的眷戀之情毫無疑問受到了該州新政策的削弱——該州2015年決定將營業稅提高到7億5千萬美金。而波士頓為了確保通用電氣總部遷入提供了估計為1.45億美元的激勵。
美國較老的城市正在發生著明顯的改變。它們遠不像以前那樣犯罪猖獗,這歸功于更好的治安監控和人口變遷。大城市的他殺率從2000年到2010年共下降了16.8%。如今,這些城市中心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剛從大學畢業且幾乎沒有負擔的千禧一代,年輕的專業人員正重新征服著以前不會涉足的地區,并且將市區衰落的問題轉移到市郊。通用電氣估計,在波士頓雇傭這些人,將有助于其產業重心從硬件到軟件、從零售到提供網絡服務的轉變。
新的市區總部不同于以前,這不僅僅因為它們的開放式布置和潮流性。它們變得小很多。通常,公司只將高級管理者和幾百名數字工作者派往市區總部。重返芝加哥市中心往往需要縮小規模:摩托羅拉系統公司總部從2900人縮減到1100人,ADM公司總部從4400人裁減到70人。很多公司都在拆解總部,并將不同的功能單位分散各地,將大多數管理中層留在了舊的辦公樓或轉移到更加便宜的南部各州。一家叫曼哈頓研究所的智囊團的Aaron Renn預計這些公司將分成兩類:美國南部地區的老式大型公司總部,以高級管理者和通信人才為主的新式“管理型總部”。后者集中在以舊金山、芝加哥和波士頓為例的精英城市中。
而這并不是美國“黃金時代”那種廣泛的城市繁榮的回歸。舊金山就是未來城市的范本。它的市中心被素食主義的富裕年輕人和吸毒以及隨處小便的無家可歸者分裂成兩個世界。舊金山的長住居民對這些專業人員提高了房地產價格一事感到不滿。那些年輕工人當有了小孩并開始擔心學校質量和街道安全時,就可能不會再喜歡市中心了。
如果你想了解美國公司遷移的模式,那么最好的讀書選擇不是Florida的那本,而是最近的研究專著,Bill Bishop’s的《大分化(The Big Sort)》。該研究認為,根據其工作種類和社會價值,美國人正向著不同地區聚集。公司總部的變革正是該書所描繪的分化過程的另一種表述,公司將精英職位分派在城市,常規崗位分派在郊區。公司解構無疑是對資源的合理利用。然而這也加劇了美國的分裂,因為很多老板選擇與大多數美國人(包括他們的雇員)格格不入的地方為辦公地點。
譯自《經濟學人》2016年9月3日Leaving for the city一文。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立場。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思派”(ID: Science-P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