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UTM到MSG,太一星晨的融合網關之路
如此混亂的場景,簡直要逼死有強迫癥的技術哥了!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涉及到很多因素,其中,應用網絡層設備的不斷疊加,是造成像上圖那樣網絡拓撲復雜多變、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何謂應用網絡層
應用網絡層,是指位于基礎網絡設施(交換機&路由器)與上層業務應用之間的層次,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應用網絡層處理的是OSI七層模型中第4-7層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墻、負載均衡、流量控制、行為管理、業務加速、VPN、審計、入侵防御/檢測、Web應用防火墻等等。應用網絡層中的每一類設備都有自己獨特的客戶價值,而且隨著業務和網絡的不斷發展,應用網絡層需要承擔的任務越來越多,設備的種類和數量也隨之不斷增長。
OSI七層網絡模型
太一星晨研發團隊 引領融合網關的發展
從港灣網絡的AIO-HAMMER和BIG6800交換機防火墻業務板開始,進而至啟明星辰發布的第一款國產UTM天清漢馬USG,一直到現在太一星晨自主研發的、業內最先進的T-Force MSG高性能融合方案,在融合網關發展演進的道路上,太一星晨一直站立在技術的最前沿位置。
2003年
發布國內首款多業務安全網關AIO HAMMER
在IDC發布UTM概念之前,我們已經敏銳的看到了客戶對于網絡層安全和應用層安全整合的需求。太一星晨研發團隊在當時通過網絡廠商與安全廠商的合作,發布了架構新穎、功能領先的AIO-Hammer多功能網關,集防火墻、入侵檢測、流量分析等功能于一體。
2004年
發布國內首款核心交換機安全業務板
在當時國產最先進的Big-Hammer 6800系列萬兆核心交換機上,通過NP架構的業務板卡,實現了安全防護與交換路由的有機融合。
2006年、2008年
分別發布了國內首款UTM產品及國內首款萬兆多核UTM產品
發布1年時間銷售額迅速突破1億元,并快速占據中國UTM市場第一名。
從2012年開始,太一星晨即開始進行面向下一代業務環境的融合網關產品調研和技術驗證。
對于下一代融合網關,太一星晨有著自己的態度,我們認為,下一代融合網關應具備如下基礎特性:
標準的開放架構
高性能彈性擴展架構
全功能業務網元架構二到七層流量定義及管理能力
開放性
任何廠商都不可能完全覆蓋所有的應用層網絡需求,因此,融合網關必須提供標準的開放架構,使得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不同廠商的網元來解決和應對業務系統的需求。
高性能彈性擴展架構
融合網關上運行著用戶的全部應用層網絡業務,必須采用具備多維度彈性擴展能力的分布式架構,在提供充分的處理性能和計算資源的同時,擁有靈活的彈性擴展能力,從而滿足業務演進對融合網關的需求。擴展能力包括內部網元性能彈性擴展(按需分配資源)、單機性能彈性擴展(按需擴展板卡)、多機集群性能彈性擴展 (按需擴展集群)等。
全功能業務網元架構
融合網關不同于以往的UTM或NGFW類產品,在融合網關中,每一個業務網元都具備完整的技術架構和功能實現。例如,UTM/NGFW類產品通常也聲稱具備一定的WEB安全防護能力,但在融合網關中,WEB安全防護是由專業的WAF網元實現,其功能完備度和防護能力遠遠優于以模塊方式整合的產品。
二到七層流量定義及管理能力
由于下一代融合網關采用業務網元來處理業務,而不同的業務網元需要關注并處理不同的網絡流量。因此,融合網關需要根據業務屬性,將不同的網絡流量或應用流量調度至不同的業務網元。
基于上述定義,2015年,太一星晨推出了T-Force MSG多業務融合安全網關。
T-Force MSG多業務融合安全網關集中了多業務融合、軟件定義、虛擬化、NFV等多個前沿技術理念,是太一星晨對融合網關技術的又一次突破。
目前,T-Force MSG已進駐多個大型行業用戶數據中心,并與產業鏈上下游的重要廠商達成了多項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