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華為敏捷物聯方案架構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物件被聯接起來,在華為2014年發布的全球聯接指數白皮書中曾指出,到2025年全球的聯接數將達到一千億。而據Gartner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帶來的經濟附加值將達到1.9萬億美元,根據對物聯網趨勢的研究和預判,未來將帶來500億的連接。
華為推出基于SDN架構的敏捷物聯解決方案,能讓各種物件自動聯網,讓不同物件之間自由的“對話”,且實現便捷的管理和維護,海量數據從此可以在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自由的流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華為敏捷物聯方案。
華為“1+2+1”物聯網戰略:
華為認為在物聯網領域業務架構包括四個層次,***傳感控制層,這一層有大量的傳感器;第二是網絡層,網絡層主要是實現融合和互聯,并在邊緣進行計算和協議的轉換;第三是管理控制層,主要是對數據進行統一處理,并對網絡進行管理;第四是行業應用層,主要是基于行業各種各樣的應用。
針對物聯網的四層業務架構,華為提出“1+2+1”物聯網解決方案:
1個開源物聯網操作系統Liteos, 這是一款適用物聯網智能終端運行的操作系統,具有對硬件資源(RAM及Flash)要求低、低功耗(節能)、安全及能靈活應用的特點;
2種網絡接入方式中,華為物聯網關(AR路由器)是一款融合ICT、IOT的網關設備,具有多種協議接入能力和軟件定義的融合ICT能力,融合ICT網關提供安卓操作系統和X86平臺兩種;對于LTE/5G接入方式,可以通過LTE/5G網絡將數據傳到物聯網平臺;
另一個“1”是指一個平臺,包含云數據中心、設備管理和運營管理等等。
敏捷物聯網解決方案
在1+2+1物聯網解決方案中,華為***次把SDN網絡架構帶到物聯網領域。目前華為推出的敏捷物聯網解決方案主要包括兩個核心部件:敏捷物聯網關和敏捷控制器。
敏捷物聯網關:
顧名思義,它是傳感控制世界和Internet世界的橋梁。物聯網關通過多種無線和有線接入(無線:RF/Zigbee/Bluetooth/WiFi,有線:RS248/RS245/DI/DO/Eth等等)方式,實現對物聯終端(傳感器、控制器、表、智能設備等)匯聚接入,通過有線(Eth/xDSL)或者無線(2G/3G/4G/5G)上行方式接入Internet網絡;敏捷物聯網關不僅對各種行業協議進行處理和對接,也通過本地計算能力實現業務的本地處理和本地存活。
敏捷控制器:
敏捷控制器是物聯網軟件平臺,具備設備管理功能,計算管理功能,應用管理功能,以及數據管理功能;除此之外,敏捷控制器能夠通過標準的北向接口與各種行業應用進行對接,實現行業的大數據分析和應用,同時接受行業應用的指令,對物聯網終端進的控制和動作。
不難看出,華為將近年來在敏捷網絡的創新帶到物聯網領域:將SDN架構引入物聯網,開放北向接口,多種物聯接口協議動態適配,通過NFV技術實現邊緣計算,等等。
同時,華為敏捷物聯網關三大系列產品——工業交換、工業路由和ICT融合網關,針對工業環境設計,具備防水、防塵、防震、防電磁、寬溫工作特點,滿足各類不同應用環境要求。
目前,華為敏已經在智能樓宇、遠程抄表、智能家電管理、智能電力配網和智慧健身等多個場景成功應用物聯網方案。物聯網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需要不同領域伙伴進行合作,華為愿與合作伙伴一起共建繁榮的物聯網生態,打造全聯接的美好世界。
想了解華為如何實現在各行業智慧物聯嗎?請點擊鏈接立即注冊,7月21日,資深專家為您在線詳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