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架構師熊普江:微信的成功不是偶然
原創迄今為止,微信月活躍用戶接近6億,是智能手機必備軟件之一,通訊軟件的***,成為了一款影響我們生活方式的產品。調查顯示25%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30次,55.2%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10次。是什么原因,使得微信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通訊應用的呢?為此我們采訪了WOT2016互聯網運維與開發者峰會的特邀講師騰訊架構師熊普江。
現任騰訊微信架構師,負責公司業務資源規劃與技術架構評審等工作。自1997年涉足互聯網,曾服務美國Supreme、太平洋網絡、PPTV等技術與互聯網公司,任網絡營運總監、運維總監等職務,2012年加入騰訊。逾18年互聯網從業背景,擁有豐富的大型網絡架構規劃與建設,海量用戶平臺規劃與營運技術支撐,超大規模業務資源規劃與技術架構管理優化等經驗。
春節網絡壓力如此大為什么我們還能搶到紅包?
微信掀起的紅包浪潮,各大主流媒體也相繼與之合作,各種社交平臺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紅包策略。然而面對春節這種特大節日造成的網絡壓力,我們為什么還能搶到紅包呢?
熊普江表示,微信有兩點可以做到支撐。***點是有足夠的資源,包括服務器、帶寬的資源,可以支撐到比較高的量,但是微信也會講究一個平衡,不光是從公司的成本或者資源為出發點,也從實際角度來看,用戶不可能短時間內上非常多的資源,這個時候微信會考慮另外一個東西,就是架構的有審支撐能力。微信里所有的架構都支持有審服務,這是微信非常強調的一點,但是對于高并發的場景有審服務可能就會臨時關閉,以保證服務的質量。
信號的干擾,頻繁的3G、4G和WiFi的信號轉換,這些都會導致信號不穩定。微信采取在手機端做了一些可緩存的東西,以及深度研究無線協議精簡微信的傳輸,來保證用戶在發朋友圈或者紅包的時候能夠比較快速、穩定的發送。
用微信發語音消息為什么剩余流量還很多?
現在如此之多的APP都需要聯網使用,加之流量資費比較貴,很多人選擇開啟流量監控,但是卻發現使用微信發語音消息走的流量并不多,這又是為什么呢?
熊普江告訴我:“微信這個產品首先就是考慮了用戶的流量問題,其次才是我們自己的成本”。微信自己會做流量的監控以及精簡、壓縮和傳輸數據等等。
現在許多用戶會在某一階段進入死循環,持續訪問同一數據,這種現象被稱為“偷流量”。
而微信在監控這方面的力度做得非常細。可以做到每一分鐘以內,監控到所有的變化或異常的數據。如果說用戶重復請求的時候,微信會認為它是異常的請求從而關閉它,甚至客戶端也有這樣的邏輯。微信會判斷它從事的量,比如說達到3次就暫時停掉了,各種邏輯的優化和一些技術手段保證用戶流量是物有所值的,或者說用在它該用的地方。
微信為什么可以成為主流通訊軟件?
即時通訊的應用非常多,不乏新興APP的崛起,但是也有許多這種應用被拍在了沙灘上。然而大家面對要留聯系方式的時候,說的最多的是“方便加您微信嗎”,微信不僅沒被拍在沙灘上,反而屹立不倒,成為了即時通訊應用的又一高大里程碑。能做到有如此高的用戶體驗,微信還有哪些從用戶角度出發提高自身產品價值的優勢呢?
微信一直在做朋友圈性能的優化。比如在朋友圈發圖片時,微信會根據用戶網絡的不同,設置不同的圖片質量,以便用戶可以比較快的上傳同時訪問速度也能得到提升。在圖片的規格上,微信發現以前使用的JPG格式存儲的字節比較多,所以引用了更好的技術比如Web P和HEVC這種格式,這兩種格式比傳統圖片編碼的效率更高,還可以幫用戶節省超過40%以上的流量。
***
對微信而言,其更看重對用戶來講的效率問題,換言之,微信很注重用戶體驗好不好。從采訪中可以看得出來,微信是很認真的在做著即時通訊這項產品,同時也在拓寬企業的領域,注重用戶體驗是微信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
借用熊普江的話,“微信是幫助人們更便捷溝通的一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