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首席架構師Ray Ozzie:架構師的前沿視野
原創【51CTO獨家特稿】2006年6月15日,比爾-蓋茨宣布將在兩年內淡出微軟的日常管理事務,同時,把一直由自己擔任的首席軟件架構師的職位交給Ray Ozzie接任。自此,Ray Ozzie,這位曾因Lotus Note而聞名IT界的傳奇人物再次躍入人們的視線;蓋茨對他的評價是“宇宙中最頂尖的5位程序員之一”。
Ray Ozzie于1955年11月生于美國。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信息技術革命為主導的第三次浪潮剛剛開始萌芽。當比爾蓋茨正醉心于新推出的8080芯片時,Ray Ozzie已經是一名GE-400大型機上的程序員了。
Plato系統
高中畢業后,Ray進入伊利諾斯大學計算機學習,在這里他碰到了一個改變他人生軌跡的Plato(柏拉圖)系統,很快,Ray意識到,Plato的模式將大有可為。
Plato是一種校園網絡協作軟件,被設計用于早期的即時信息處理及組群聊天室等。這個原始的協作工具Plato卻將“利用計算機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協作”這樣一顆種子深深的埋在了Ray的心里,從那時開始Ray就在不斷思考如何將計算機用于協作與交流。
說到協作與交流,在當前的中國還屬于比較新的概念;2001年離職新浪的王志東也致力憑借Lava-Lava打造中國的企業協作平臺,依然被業界所不解。讓人嘆服的是,在上世紀80年代,Ray Ozzie已經看到了協作軟件的價值和前景。
Lotus Note
20世紀80年代,隨著IBM PC機的出現以及MS-DOS的興起,以前Plato那種基于主機的軟件體系結構變得越來越不適合了。這時,在Ray腦袋里卻早已構造好一個基于PC機的Notes產品的提案。這個產品提案得到了Lotus的創始人Mitch Kapor的鼎力支持,并決定將Lotus的資金投入到Ray Ozzie的這個項目中來。
1984年年底時,依靠Lotus提供的資金,Ray創建了Iris Associates Inc,并開始致力于開發Lotus Notes的第一個版本。經過5年時間,到了1989年,Notes的第一個版本才正式發布,Notes的開發時間如此之久也算是在軟件業內非常罕見的情況,也正是因為開發周期很長,這款新產品集多種優勢于一身,包括圖形化的界面,基于C/S的軟件結構,基于網絡的協作,集合郵件與辦公于一身等等,可以說Notes是第一套真正意義上的商務軟件,Notes的出現使Lotus在業內真正建立了領導者的地位,此后它也一直壓制著微軟的Exchange Server加Outlook的組合近十年。
在Lotus Notes時代,Ray Ozzie再次向人們展示了他獨到的技術眼光,因為在軟件中超前的使用網絡技術進行協作,趕在互聯網大潮到來之前撒下了漁網。#p#
多年以后,微軟評價Notes說,雖然Ray的軟件有些略顯粗糙,但是它卻超大量的開始使用互聯網,非常具有革命性。Notes的成功使得Ray Ozzie開始被業界所認識,也真是因為Notes的如此優秀,以至于大家都認為IBM在1995年花重金收購Lotus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得到Ray Ozzie與他的Notes。
Groove Networks
可惜Ray在IBM并沒有待多長的時間,在IBM無所作為的Ray Ozzie于1997年正式離開IBM公司。他找到了之前開發Notes時的幾個朋友合作成立了Groove Networks公司,在這個新公司里Ray開始探索網絡協作的新發展方向。
經過3年多的努力,Groove 1.0版終于發布了,這個基于P2P技術的Groove不僅有強大的跨群組網絡協作功能,還有可擴展的開放式的開發平臺,還有對安全性的周密設計,在Groove中可以直接對整個協作的過程提供加密,利用這些不繁瑣的加密給用戶在線互動時提供完整的加密保護,從此,自由、交流、共享、安全等特性完全為用戶所掌握。可以說,在計算機協作的發展上,Ray Ozzie又使之向前前進了一大步。
從Plato到Notes,從Notes到Groove,Ray一直站在協作軟件的前沿,用超前的技術嗅覺和高瞻遠矚的視野打造一個又一個業界船體。Ray投身于協作軟件的這幾十年,也正是全球軟件高速發展的幾十年,Ray在其中見證了整個軟件產業的發展歷程。
微軟首席架構師
正因Ray Ozzie如此優秀,以至于從一開始比爾•蓋茨就想收購Groove公司,誰都可以看出,比爾•蓋茨的真正目標其實是Ray Ozzie。在經過了長達6次的努力后,2005年,50歲的Ray Ozzie終于同意了加入微軟工作。
一年后,比爾•蓋茨宣布了他的個人退休計劃,并由Ray來接替他開始擔任微軟首席軟件架構師一職,換言之,以后整個微軟的軟件發展方向將由Ray Ozzie來規劃了。
雖然外界似乎對Ray Ozzie來擔任如此職務有些疑慮,但是比爾-蓋茨應該是對Ray信心十足的,用比爾•蓋茨的話來說,“他終于來了,微軟有救了”。
Ray Ozzie經歷過信息革命的每個階段,并在不同的階段調整他的思想,在其他人之前預見到下一個科技設計的趨勢。作為個人電腦時代的夢想家,盡管Ray與蓋茨齊名,但他的個人風格和軟件開發方式,卻在幾個重要方面與蓋茨不同。
#T#在蓋茨的領導下,微軟的戰略集中在該公司稱之為“集成創新”(integrated innovation)的想法上,即:通過將Windows、Office乃至服務器產品等所有軟件緊密聯系在一起,微軟能夠比那些僅僅涉及計算體系一部分的競爭對手開發出更優秀的產品。然而,隨之而來的復雜程度,已經影響微軟的開發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延遲,使新版本Windows晚了幾年才面世。
Ray Ozzie并不準備放棄讓微軟充滿活力的大型軟件開發思路,但他提倡靈活應變,希望在其它領域推進更迅速的創新,開發規模較小的產品,實現范圍狹窄但明確的目標。這種方式與他在Groove時所追逐的目標頗為相似。
他表示,就操作系統之類的大型軟件項目來說,消費者只能接受偶爾發布的新產品。他認為,對于偶爾發布的新產品,消費者的更新換代并不頻繁,在這一的條件下,想要做出人們滿意的產品,就需要在產品中加入超前的技術設計和功能,這樣才能在市場上利于不敗之地。 對于其他產品的研發,Ray提倡迅速創新,及早發現需求并提供適合的產品投放市場。
當然,這兩種方式都需要超前的技術眼光和獨到的視角。
時至今日,我們看到微軟在互聯網方面的技術戰略轉型,從Live到S+S,從.NET 4.0到Windows Azure,Ray Ozzie正用自己超前的技術視野帶領微軟一步步追趕技術潮流,趕超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