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8000萬核小時!阿里云為《小門神》“分擔壓力”
首映禮之后,阿里影業參與投資的國產3D動畫電影《小門神》在全國拉開點映大幕。優良的口碑在社交網絡迅速發酵:“人間小鎮真的太真實了,我甚至都能聞到銀幕里飄來的餛飩香”,“整個電影隨便截一張圖都是壁紙”。
這部已經爆發出優質口碑的動畫佳片,由阿里影業參與投資并承擔發行工作。阿里影業項目總監金肇南表示,從電影制作到如今電影上映在即的宣發階段,阿里影業協調了包括手機淘寶、阿里云在內的諸多阿里系優質資源,為打造一部有質感的《小門神》保駕護航。
華麗的畫面背后,支持這一切呈現出來的技術因素值得關注。《小門神》中一共有1940個鏡頭,制作歷時29個月。每一個動畫師,一天只能制作一秒動畫,可以說是用“人間”28800秒換來“神界”的1秒,精細到眉毛的細微肌肉變化。以場景復雜的混沌店為例,一個鏡頭不到4秒,卻用了337天來打磨!
細致入微的模型設計為后期的渲染帶來了巨大壓力,《小門神》的制作方追光動畫采用了國內***云計算服務商阿里云的計算集群分擔渲染壓力。“這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我們需要像這些藝術家一樣精準的驅動、調度野獸級的計算能力,將每一個細節***的呈現給觀眾。” 阿里云高級產品專家叢蘭蘭說。
渲染時長是行業內評價三維動畫畫面精度的一個通用標準,即整片完整渲染所耗費的CPU核小時數。《小門神》的總渲染核小時數超過《功夫熊貓2》、《超能陸戰隊》等好萊塢影片,達到了8000萬核小時,意思是如果使用單核CPU,完成渲染的總時長將達到8000萬小時,也就是說要從中石器時代一直運轉到現在。
為此,追光動畫除了使用本地大規模集群外,在渲染高峰時期還使用了阿里云批量計算服務BatchCompute,將部分鏡頭的渲染壓力分布到阿里云幾千臺服務器上,晝夜運轉。
在***4個半月的渲染高峰時段,《小門神》最多時曾同時使用了阿里云2000多臺服務器。除了大幅縮短制作時間外,豐沛的計算資源使得影片的每一幀都美輪美奐。以片中的“人間小鎮”為例,片中每片樹葉、每片雪花、每塊青苔,都閃爍著過往動畫所未曾展現的生命力與細節之美。
追光動畫被稱為“中國皮克斯”,強調技術與藝術的融合。“國內傳統動畫公司平均下來100人里才2-3個技術總監。好萊塢差不多是1:10,追光現在是1:7。”
追光動畫產品及技術負責人袁野表示:“每個鏡頭平均看過三五百遍,做動畫片很單調很辛苦,是工匠手藝活。使用互聯網技術,提高了我們的效率。阿里云提供的云計算服務,很好的解決了渲染所需的彈性計算資源,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方式。”
叢蘭蘭介紹,《小門神》產生的每秒GB級數據能夠在阿里云的各個計算節點之間順暢流動,幾千臺計算機可以有條不紊的協同完成渲染任務。由于動畫制作的計算量起伏很大,傳統的“渲染農場”往往閑時很閑,忙時又不夠用,用公共云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阿里云是國內***家、也是國內***的為動畫制作公司提供渲染解決方案的云計算廠商。全球范圍內,電影大片采用公共云計算渲染已成為一種趨勢和質量保障。《星際迷航》、《環形使者》等均使用了云計算服務。
好萊塢的驅動力更多來自于科技的創新。據悉,目前在好萊塢票房前十名中,用到特效渲染的影片比例通常能占到80%;而在中國票房前十名中,這個占比一般只有兩成。眼下,以云計算為代表的中國動畫工業配套體系的壯大和追光動畫等成熟動畫公司的崛起,正在改變這一現狀。中國動畫產業步入云渲染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