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偷跑?這些個“防身術”不得不學
《充電三小時偷跑23G流量》,《女子手機一夜跑50G流量》,《韓雪撕X中移動霸王條款》,《高曉松開噴電信運營商壟斷》………..一時間人們群眾對于電信聯通和中移動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紛紛指責運營商“偷流量”。
防止流量偷跑
可以看出的是,以上新聞爆發點,基本全部出現在三大運營商宣布“流量不清零”這一節點之后!今年10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正式對外開放手機套餐內單月流量不清零業務,手機用戶無需申請,即可開通此項服務,開通后,套餐內的流量當月用不完,可以轉存至次月優先使用。
那么為什么在沒有出臺“流量不清零”政策時,不存在“偷流量”的問題,“流量不清零”政策一出臺,“偷流量”事件就發生了?對此大部分事件運營商都給出了相應的說法表示并非運營商的責任,但用戶們并不買賬,而且關于“偷流量”的責任劃定依舊在用戶、運營商、APP開發商等等中間來回扯皮。
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用戶自身要首先把自己練成“鋼筋鐵骨”,細節上做到滴水不漏,也許這些小細節在日常使用和關鍵時刻能幫助用戶免于遭受流量“偷跑”的悲?。?/p>
★ 1、《充電三小時偷跑23G流量》這個案例最后調查結果是,中國電信調查發現該用戶的手機安裝了一款兒童高清視頻應用,該應用不斷地聯網重復下載文件,導致手機快速消耗掉23G流量。
因此,首先用戶要切記不要再在網絡上隨意下載手機APP或者是文件。如果是iOS手機用戶,這要簡單很多,直接道蘋果APP Store下載所需應用;如果是Android用戶一定要在正規的軟件商店或是認證過的官網尋找自己需要的軟件或是文件,不要讓廣告軟件和手機病毒鉆了空子。
同時,iOS用戶還需注意一點是,iOS 9全新的Wi-Fi助理(無線局域網助理)功能則是在判定設備所處Wi-Fi環境變弱時,自動切換到用戶的移動通信網絡。因此,用戶可選擇關閉。具體操作是:打開設置-蜂窩移動網絡-選擇Wi-Fi助理(無線局域網助理)關閉。
★ 2、關閉一些你使用時不需要聯網的軟件,例如文件閱讀器、備忘錄等。具體操作方式為iOS:打開設置-蜂窩移動網絡-選擇不需要聯網的應用。
Android:打開設置-應用權限-選擇應用-將聯網權限更改為禁止或詢問。注:以下已Android 5.1.1系統為例
★ 3、關閉軟件自動更新及推送功能,或是調整為僅在Wi-Fi環境下自動更新。因為現在的軟件為了做好做精,更新頻率非常之快,一時疏忽,就可能導致大量的流量損失。具體操作為iOS:打開設置-iTunes Store與APP Store-關閉自動下載應用、更新或打開設置-通知-選擇應用-關閉通知;。
Android:打開設置-應用通知管理-選擇應用-關閉通知。
★ 4、養成關閉后臺程序的好習慣,尤其是針對一些影音播放器或地圖類這種后臺流量可能非常之大的軟件,無論是安卓還是iOS系統返回桌面不等于退出程序,而現在的許多程序即使推出了在后臺依舊會運行。具體操作方式上,iOS打開設置-通用-后臺應用刷新-選擇應用。
Android:打開設置-應用列表-正在運行-選擇應用-選擇停止服務或在多任務界面結束程序。
這里要注意的是,對于即時通訊軟件(微信、qq等)并不適合采用上述方法,否則就接不到新的消息了。
★ 5、接入公共WiFi要小心,以免泄露隱私信息。有數據表明,89%的公共無線網絡熱點是不安全的。我們常去的商場、機場、地鐵站、圖書館、咖啡廳這些地方提供的WIFI熱點方便我們的同時,也開放了網絡黑客的入口。
因此,連接公共WiFi是也千萬小心,首先盡量不使用可疑或未加密的WiFi網絡;其次盡量使用HTTPS協議登錄網站;第三公共WiFi環境下盡量不要登錄諸如網上銀行、支付寶等重要賬戶;最后關閉WiFi默認連接。
★ 6、如果你對當月流量使用情況存在爭議,一定要及時跟運營商客服人員進行投訴。現在運營商和第三方都有流量實時統計功能,方便查詢,一旦發現有疑義的地方可以直接撥打客服電話溝(tou)通(su)。根據我周圍幾個同事的實際經驗,投訴成功率非常高,運營商處理問題的態度都很積極,這是當前避免流量偷跑最行之有效方法。
總體來說,運營商目前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存在缺乏第三方監管的問題,用戶的流量使用情況很大程度上只能聽從運營商“一家之詞”。不過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以上六點“防身術”是目前規避流量偷跑最有效的妙招,趕緊學習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