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成蟻人:已有巨人之力 上市無時間表
近日,在螞蟻金服分享日上,螞蟻金服***執行官彭蕾率一眾高管,與媒體分享螞蟻金服一年來的業務進展和發展戰略。在亮相的13位高管中,包括了螞蟻金服旗下支付理財、保險、網商銀行、征信以及國際化等業務的負責人。
彭蕾表示,螞蟻金服成立恰好一年時間,從這一年的業務發展來看,已經完成了在銀行、保險、征信等領域的布局,已然有龐大的體量。外界可能會認為,小螞蟻胃口很大,但其實螞蟻并不會變大象。螞蟻金服始終堅持服務小微企業和創業者,這個方向不會變。
彭蕾解答了螞蟻金服的業務布局邏輯。她表示,螞蟻金服一年來的布局,其實一直都緊緊圍繞著“人與錢”這一條主線。在投資邏輯上,螞蟻金服也是一直致力于戰略投資而非財務投資,意在建立自己的生態圈,剛剛與36氪達成協議即是為此。
隨著螞蟻金服的發展,其上市消息時常在坊間傳起。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再次明確予以否認。他表示,螞蟻金服目前沒有上市和融資計劃,沒有上市時間表,也不預設將會登陸A股還是港股。
小螞蟻難掩大象之軀
在分享日上,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明確表示,螞蟻不會變成大象。彭蕾也在媒體問答環節,再三強調,螞蟻金服并非有很大的胃口。然而,這也難以掩蓋螞蟻金服經過一年的發展,已成大象這一事實。
目前,螞蟻金服估值達到500億美元,已成國內金融領域的獨角獸。其業務已經涵蓋了金融領域的方方面面,在線下也有所延伸。與此同時,支付寶等相關業務的國際化也進展順利。如果將其業務板塊進行細致梳理,一個金融生態的進化圖已經隱約呈現。
在基礎支付領域,截至2015年,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和超過200家銀行保持合作。
在理財方面,螞蟻有余額寶、招財寶、螞蟻聚寶滿足各個層面的理財需求。
在貸款方面,螞蟻金服以網商銀行為主體,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及其他金融服務。
在融資領域,通過招財寶平臺+保險的模式,目前已有20家財險公司加入推進器計劃,并累計為1500億的信用貸款提供擔保服務。
在保險領域,除了提供保險產品銷售平臺,螞蟻金服擔任單一大股東的眾安保險是***家獲得互聯網保險牌照的公司,螞蟻金服隨后又以12億元控股國泰產險,在保險領域進一步開疆拓土。
除此之外,在征信業務板塊,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目前已開始在應用場景生活領域和金融領域拓展。
除國內金融行業的密集布局外,螞蟻金服的國際業務也逐步擴大。在國際業務布局上,支付寶海外支付場景正在多元化和海外并購時有發生。
近日,螞蟻金服又推出金融云服務,向金融機構開放多年積累的云計算能力和技術組件,這意味著螞蟻金服開始進入金融IT領域。
上市仍無時間表
雖然螞蟻金服的生態圈逐漸完善,但發展依然存在不確定性。首先螞蟻金服在業務中面臨監管風險。拿支付寶來說,作為螞蟻金服的招牌產品,近來頭懸利劍。央行關于網絡第三方支付的監管政策遲遲未能落地,已經出臺的意見稿,對支付寶等也有明顯的不利影響。與此同時,網商銀行開業也將半年,但創新業務還未能展開,也在等著監管層放行。
其實,面對監管,螞蟻金服一直表現出擁抱的姿態。總裁井賢棟在分享日上表示:“新金融的發展離不開監管,螞蟻金服致力于讓新金融的創新完全置于透明有效的監管之下”,“互聯網金融不是監管套利,也不會處于規則的真空地帶”。
為此,螞蟻金服在會上推出了基于大數據的“備付金透明監管項目”,該平臺7*24小時對監管部門開放。此舉意味著,人民銀行在辦公室就可以在線實時監測支付寶備付金的資金運行情況、備付金管理規范的執行情況。
其實在螞蟻金服的業務布局上,業內一直對其“平臺與自營”存在疑慮。具體而言,一方面,螞蟻金服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合作接入支付、理財等業務,甚至推出金融云,幫助傳統金融機構進行互聯網+金融的轉型。另一方面,螞蟻金服自己組建了網商銀行等,在具體的金融業務上親自布局。
這種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定位,令部分行業人士不安。對此,彭蕾坦言,自從螞蟻金服成立,這種爭議一直不斷。她認為,自營與平臺不是非此即彼,不論是與同行合作還是自己操刀,都是為了保障用戶的資金安全和實現用戶價值的***化。“螞蟻金服想要建立合作共享的大生態圈”,彭蕾強調。
螞蟻金服一年至今,彭蕾形容螞蟻的布局是“跟著需求在走,跟著人在走”,她表示,接下來螞蟻金服并沒有明確規劃將進入哪一領域,也沒有考慮過上市等問題。在面對媒體提問時,彭蕾稱自己目前***的精力花在了團隊和公司文化上,已經不再插手具體業務。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也稱,自己雖然負責運營螞蟻金服集團,但并不關心財務報表。他表示,螞蟻金服考慮的是“服務了多少用戶,給用戶創造了多少價值”。
如今的螞蟻金服,已經是當之無愧的新金融***。年輕而專業的高管團隊讓人耳目一新,一年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此前,螞蟻一直強調自己作為公眾公司的身份,實現著自己的社會價值。
但是在具體的業績方面,依然沒有太多公開透明。在分享日上,井賢棟一直強調螞蟻金服并非是為了利潤,而是關注用戶價值,相信創造價值一定會獲得合理回報。這樣的表態或許可以收獲一片贊美,但是同時創造社會價值和財務價值才能更讓公眾和媒體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