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硬盤迎戰云存儲:一場正在進行的技術變革
近日,一條關于希捷裁員千人的新聞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新聞一出,困惑我的就是希捷作為傳統硬盤商的佼佼者,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變動?
傳統硬盤商受沖擊 大量裁員
截止2015年7月3日的上季度,希捷出貨機械硬盤4530萬塊,環比減少10%,同比減少14%。而希捷的競爭對手西部數據的下降幅度還要大一些,西部數據上季度的財報顯示,它的(機械)硬盤出貨量上季度只有4850萬塊,環比減少11%,同比減少23%。從這兩組數據中不難看出目前傳統硬盤廠商的日子并不好過。
總結起來希捷裁員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傳統硬盤的銷量出貨量下降,這與全球的PC業務萎靡有關。據IDC數據預測,2015年全球PC的出貨量將同比下降8.7%,高于此前6.2%。并預計出貨量于2017年恢復增長。這方面的原因是大行業趨勢,但是企業如果足夠優秀是能夠通過自身能力挽回的,在面對相同的大環境下,仍然保持自身的市場占有率并不是不可能的。
據IDC的研究報告:2012年全球數據總量為2.84ZB;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上升到40ZB。全球數據總量的迅速增長并沒有給傳統硬盤商帶來更多的福音。其原因是在技術層面。新技術的變革給傳統硬盤行業帶來了巨大沖擊,我認為這才是傳統硬盤廠商面臨的最大問題。
大數據時代下,數據海量來襲。給存儲市場帶來了廣闊的市場。但是在新的存儲時代下,并不是給所有的存儲廠商都會受益。存儲的方式變革使得傳統硬盤廠商失去了相當一部分市場,而且這種情況依然再繼續。新技術下的云存儲市場正在迅速崛起,逐步吞噬傳統硬盤廠商的部分市場。
云存儲為何會吞噬傳統存儲市場?首先是云存儲成本相對較低。云存儲方式無論對個人還是企業,成本都相對較低。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的供應商針對個人用戶提供一定額度下的免費存儲空間。現在企業很少有單獨的存儲系統。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存儲系統的部署成本比較高。為此有些企業寧愿承受數據丟失的風險,也不愿意去花大價錢去購買一套存儲系統。而采用云存儲產品的話,可以明顯的降低存儲系統的部署成本。
云存儲產品是提供商在互聯網上部署一個存儲服務器,然后租用給企業。隨著以后云存儲產品競爭壓力的加大以及國有化的過程,這個成本會更加的低。
其次就是云存儲具有以下管理優勢:
1、云存儲產品的維護任務都是由供應商來完成的。也就是說,企業自己并不需要配備專業的存儲系統管理員。有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來負責云存儲服務器的維護。
2、更加容易擴展。現在的云存儲用戶可以隨時購買使用更多的存儲空間。
3、還有就是訪問優勢。企業如果自己部署存儲服務器,如為文件服務器或者ERP系統部署一個存儲系統,此時在訪問上可能會遇到一定的障礙。如企業在部署系統時,往往采用的是內網的IP地址。這一方面是因為IP地址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安全的考慮。要將存儲服務器等重要設備隱藏在企業內部。但是這也給訪問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如企業現在有員工在外面出差。他需要使用互聯網來訪問企業內部的文件。此時就有一定的困難。企業網絡管理員需要為其配置 VPN或者NAT等服務器才可以,不過這會增加管理的成本,而且訪問的速度也不怎么理想。在穩定性上也不是很好。
現在采用云存儲產品的話,就可以消除上述這些問題。不需要經過其他的中間渠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訪問文件。
小結:
傳統硬盤廠商現在生存狀況雖然不佳,但這是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目前許多傳統硬盤廠商都在涉足云存儲產品,例如裁員千人的希捷早在2012年9月份就推出了云存儲產品。面對技術進步,我們應跟隨技術發展的大趨勢,以積極的態度去迎接新技術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