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上演首場辯論會:大數據還是大忽悠
什么是大數據
辯論開始前,主持人首先解釋什么是大數據,主持人將這一概念形象地定義為超過個人和個人電腦處理能力的數據,每位“辯手”均有5分鐘陳詞時間。
反方
美國Kaggle公司總裁兼***科學家Jermy Howard加納MPedigree網絡公司總裁Bright Simons
大數據是供應商的誤導
Howard先生認為,大數據到底有多少軟件、硬件的革命,在討論和管理大數據的人中大多是有錢人,可以讓專家、學者支持他們。“但是我們需要這么多數據嗎? ”Howard先生認為,人類所需要的關系并不復雜,大多數大數據分解了人們的注意力,在他們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發現,設計一個理論模型時,大數據越多往往理論模型越模糊。
“到底是什么聯系我們所有事情,大數據到底能為我們做什么事情。”Simons先生陳詞開始便拋出了一系列問題,他認為大數據面臨著集中化的危險,對于人們而言更重要的是“洞察”能力,是個人的自主性,從繁雜的大數據中挑選出有用的東西。
Simons先生還舉了一個自己在英國辦理銀行貸款被拒絕的例子,以說明大數據對人們其實沒有任何幫助,甚至銀行信息都不夠完善。這個例子深入淺出又讓現場觀眾拍桌叫好。
正方
北大副教授蘇萌日本科學技術擔當相山本太一
大數據時代還未真正到來
蘇萌教授作為正方辯手第二個發言,在陳述觀點前,蘇教授用英文說這次辯論不但涉及到大數據的未來,也涉及到很多政府決策,因此他必須使用母語中文才能更準確和流暢地表達。蘇萌認為現在大數據僅僅應用于服務行業,而實際上這只是大數據的冰山一角,大數據可以應用到比如醫療、能源、保障等等社會各個層面。蘇萌認為目前人們對大數據的誤解基于三個方面,一是大數據沒有流動起來,在企業內部形成孤島式的、獨立的數據,沒有發揮大數據的更大作用。其二是缺少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沒有形成從采集、挖掘、分析、應用的產業鏈,***是缺少專業性人才。
山本太一先生一出場先說祝賀東京申辦2020年奧運會,一下子引起陣陣笑聲。山本太一先生將申奧作為引子聯系到大數據與現實生活的關系。“我們通過網絡把更多信息傳遞給日本國民,又將他們的反饋收集起來,我們利用大數據燃起了國民的熱情。”山本太一說,此外在日本議會競選中也包括大數據的影子。
“2011年日本發生大地震波及到很多城市,正是通過大數據的統計,我們妥善地安置了所有災民,并開展了后續的救援及重建工作。 ”山本太一用一個個具體的例子說明大數據距離人們生活并不遙遠,也并非是供應商“忽悠”消費者。
“我們想一想,在15年前,人們認為互聯網經濟是一場泡沫,全球互聯網經濟都走在崩潰邊緣,在5年前,人們也認為電子商務同樣是一場經濟泡沫,但現在這兩項產業的成長遠遠超出人們當年的想象。 ”蘇萌認為,大數據的時代還沒有真正到來,應該允許存在一定泡沫風險,而在未來當大數據技術得到充分發展,將更加深刻地影響人們的生活。
支持率逆轉
在辯論會的另外一大亮點是現場統計觀點支持率,在辯論開始前,52.8%的現場觀眾支持大數據是大忽悠,對人們生活并不具有影響,另外47.2%支持大數據是未來發展方向。
而經過了兩輪陳詞和自由辯論環節,在中日兩位辯手的精彩辯論下,觀眾們的觀點被扭轉了。在辯論結束時,根據主持人現場統計,支持率完全扭轉過來,蘇萌和山本太一的支持率上升到55.8%,兩人高興地擊掌相慶。
原文鏈接: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3-09/12/content_22316111.htm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