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架構云 輕松玩轉企業云計算
原創近幾年,云計算市場正在迅速崛起和發展,國內也涌現出一大批做云的廠商。其中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經過這幾年的積淀已經成長為當前國內最大的公有云,所謂孤木不成林,阿里巴巴認識到云計算不能只是一個廠商唱獨角戲,云計算需要一個足夠大的生態圈。所以,阿里云在去年就開始著手構建云生態體系,并招募眾多家云服務商作為合作伙伴。
上海駐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阿里云生態體系中的一員,在幾年前就入駐了阿里云平臺,并在2013年由阿里云上的一個客戶轉身變成了為各企業“上云”提供架構咨詢服務的“牽線人”。作為阿里云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駐云已經正式成為云合計劃的首批合作伙伴。
但是駐云從一開始的目標就不是只做“牽線人”,駐云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已經擁有實力雄厚且經驗豐富的云技術架構團隊、研發團隊和運維團隊。駐云可以提供云計算技術咨詢、管理及運維技術服務,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云計算整體解決方案。駐云科技還為企業客戶打造了云時代的IT資源管理平臺“架構云”,并提供從云資源選型到全面部署的咨詢服務以及7*24小時的運維服務。
混合云造成企業IT架構復雜度激增
現在大家對公有云、私有云、甚至混合云都較為熟悉,那什么是“架構云”?帶著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駐云科技CTO肖凱。
肖凱認為對于企業IT而言,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虛擬機和計算能力的增加,這些資源傳統IDC也能提供,相比之下,云計算只是更容易獲取這些資源的平臺而已。如果只是站在資源這個角度的話,它們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區別只在于自建或者租用,也就是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區別。駐云之所以會提出“架構云”,是看到了企業真正需求的其實是IT架構的管理能力。
在傳統IDC和自建私有云階段,企業的IT架構還是比較單一的,并沒有多么復雜。而隨著公有云的發展,企業IT架構逐漸發生了變化。公有云實際上是由于互聯網化導致的,公有云的出現影響企業的IT也向互聯網化靠攏,企業的底層IT架構隨之向互聯網化轉變。這對于那些傳統企業是一次IT架構的革新,企業開始將一些需要彈性可擴展的應用放在公有云上,傳統應用放到私有云上,這就導致了混合云的出現。站在這個階段企業真正需要的是在架構方面能夠融合企業的整個IT能力,肖凱甚至認為混合云的叫法并不準確,這種模式應該叫做融合云,這個時候企業真正需要的是不同IT架構融合的能力。
在互聯網化的過程中企業也會產生對大數據技術的需求,但是很多用戶自身并不具備構建大數據平臺的能力,這些能力需要通過公有云和私有云融合的方式才能把數據匯合在一起,進行大數據分析。
架構云打造云時代資源管理平臺
肖凱介紹,企業內部通常會產生幾種不同的IT系統。第一種是對外部互聯網客戶開放的,供外部用戶訪問的,如網站、電商平臺、APP等。第二種是半開放的,如ERP、CRM、供應鏈管理等系統,主要對內部應用的系統,但是也會給供應商和上下游供應鏈的合作伙伴有一些數據交互,這些平時都在相對封閉的網絡中,但是也需要在某些時候讓外部的用戶能夠安全的接入進去。第三種是企業內部的辦公網絡,企業完全內部使用的,如生產制造管理系統,這種系統對數據安全和實時性的要求非常高,這些系統一般是放在本地的,但這些系統的數據又要實時或異步的和ERP或者庫存訂單系統交互。
這種時候企業需要知道自己哪些應用可以放在公有云上,哪些應用應該放在私有云上。在公有云上還有一種叫做VPC——虛擬私有云的服務,企業內部的一些應用因為安全問題是不能暴露在互聯網上的,它就可以放在這種VPC的虛擬私有云上。這種VPC在外部是看不到的,只能通過企業的專線、VPN的方式相互打通。
同時企業面臨這些問題的時候就需要一個統一的云資源管理平臺,架構云就是駐云科技在云時代為企業打造的綜合性IT資源管理平臺,面向公有云以及私有云架構,讓企業在互聯網+時代優化資源管理,幫助客戶實現自動化、標準化、可視化管理以提升IT運維效率,全面助力企業高效地運營IT資源。
駐云科技目前已經成功為幾百個企業級客戶提供服務,如陌陌、海康人壽、趣拍、阿里健康、新華移動傳媒都選擇了駐云的架構云服務。
駐云科技將目標用戶定位于擁有一定IT規模的中大型企業,雖然這些客戶已經擁有很復雜的IT架構,但是對互聯網+和云計算并沒有相應的架構能力和實施經驗。架構云能把企業中所有的IT系統融合起來,進行整體管理。包括 IT人員在整個IT架構中訪問了什么、做了什么操作,有關審計、合規性的信息都會留存下來,這就賦予了企業IT管理的能力。
同時,架構云不僅僅是提供了一個管理平臺,而是一整套解決方案,還提供了云架構規劃與設計、技術咨詢、上云實施、7*24運維等全套解決方案。
此外,做阿里云的代理商只是駐云生意中很小的一塊業務,駐云的優勢在于對整個云計算資源的融合能力,在駐云的平臺上既能夠管理阿里云的資源,也能夠管理用戶自有私有云的環境。
現在,架構云可以同時支持虛擬網絡、云主機、云數據庫、負載均衡等多種云產品的管理。一套系統就能幫助企業實現所有云賬號下的資源統一管理。正如肖凱所述:企業智能高效的IT架構管理就是“架構云”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