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有云不經營用戶數據 華為聚焦云基礎設施
原創隨著國際巨頭亞馬遜、微軟、IBM等進入中國云計算市場,國內云服務商們紛紛使出看家本領爭搶公有云市場。他們其中不乏財大氣粗的互聯網電商、傳統的基礎運營商、以核心技術取勝的新銳企業還有包括從IDC業務轉型過來服務商,同時ICT基礎架構提供商也開始開展公有云服務。
在炙熱的7月,華為再次為云服務市場加了一把火,在7月30日正式發布面向中國市場的企業云(即公有云)服務,主要提供面向金融、媒資、城市及公共服務、園區、軟件開發等多個垂直行業的企業云服務解決方案。
華為公有云戰略發布
當然,這對筆者而言一點也不意外,早在2010年,華為就發布了云計算戰略,之后華為一直在默默研發、設計自己的云服務,包括建設公有云平臺、設計操作系統FusionSphere、推出云存儲等產品。華為終端公司的網上商城就部署在華為公有云上,2014年雙11期間,承受住了3秒成交金額過億的流量考驗。現在,在IT領域,華為全球部署了5個專注于云計算的研發中心,涉及研發人員超10000人,在全球建設了480多個數據中心,其中有160個云數據中心。
對于為什么此時進軍公有云市場,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表示,“為了滿足企業市場客戶與合作伙伴在網絡時代的新需要,同時也為了提供更貼近用戶的云計算解決方案,華為決定推出企業云服務,這是華為ICT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自然延伸,是實現華為在ICT領域投資回報的新商業模式。華為企業云服務聚焦云基礎設施,堅持被集成戰略,開放合作,支持我們的合作伙伴更好地完成行業應用開發、市場拓展和客戶服務,支持我們的合作伙伴與華為一起能夠共贏云時代的未來。”
筆者認為,面對數據的爆炸與共享上百倍增長的趨勢,企業現有的IT基礎構架已很難支撐。此時,云服務成為一種解決這種矛盾的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也成為了新數字時代下IT最重要的技術基石之一。另外,要想成為ICT行業的***,云服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遇。
讓人意外的是,徐直軍在發布會中強調:“華為做企業云服務與其他公司模式不同,要做華為自己的模式。最重要的是華為不是數據型公司,華為做云服務不會經營用戶數據,不索取數據價值。”
這也就意味著,華為云服務與其他公司模式不同,是從客戶需求的到向上來落地云計算戰略,將重心落到如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云服務。要知道,用戶數據對于云服務商來說價值非常大。以電商公司為例,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電商公司都是***的公有云服務提供商,同時也是***的用戶數據經營者。通過獲取用戶的購買記錄和行為習慣,可構成未來的消費決策。不僅如此,大數據還可以幫助電商進一步錘煉模型,之后可以把有用的數據多維度輸送給需要數據的公司,形成價值閉環。
另外,在商業模式和云生態系統的建立上,華為提供的企業云服務將主要聚焦IaaS層面。而在此基礎之上的、面向各行各業應用層,主要依靠廣大合作伙伴來提供。據了解,華為企業云服務將聚焦云基礎設施,依舊堅持“被集成”戰略,開放合作,支持合作伙伴更好地完成行業應用開發、市場拓展和客戶服務,與合作伙伴一起能夠共贏云時代的未來。